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生機互動農法百年慶典 — 歌德館農業大會紀實
生機互動農法百年慶典 — 歌德館農業大會紀實

二○二四年歌德館農業大會整體瀰漫著一股新穎的活力,從踏入歌德館的那一天起,就不時被這股溫暖的力量影響鼓舞著。進到歌德館前台,遇到第一位來自德國的農夫Hans Supenkämper,知道自己還要準備將報名文件拿出來需要些時間,我讓Hans 先行登記,這個相遇為接下來兩週的工作揭開了序幕,許多未知卻重要的對話和交流當時已出現契機。

我在二月二日來到歌德館,工作會議即將展開,所有籌備人員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會暖身準備著,今年有來自世界各地近一千位朋友報名,農業部長說這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一場盛會,歌德館也為此在議程上做了許多創新的設計。

歌德館大門口與南側入口

歌德館大門口,貼著巨幅海報,

下面是本次大會的主題詩

From the sun 來自太陽

Through the earth 透過地球

For man 給予人

May man 但願人

Become sun 成為太陽

For the earth 為了地球

在會前會議時,部長對我們說:「即使在面對繁重的工作,也要記得如何才能使我們的思維既不脫離現實又充滿活力呢? 」並鼓勵工作團隊去思索每個人如何在自身培養出這樣的思考能力。

大會籌備小組就在這樣的氛圍中忙碌卻寧靜地預備著,歌德館一二樓的展廳也同時展出了施泰納在農業課程期間的黑板畫,卡爾•馮•凱瑟林克(C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將課程期間繪製的黑板畫發送至多納赫(Dornach),至今仍安全地保存在此地的檔案室內。

1924年魯道夫 • 施泰納黑板畫

旁邊的小房間展出的是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 的水彩畫原作,同時現場另外一項展覽有世界各地的生機互動農法運動海報。

世界各地海報

透過海報,我看到這門農業運動在世界各地展現出的多樣性,在各地迥異的氣候狀況等條件之下,鮮活地呈現著各地文化與生機互動農業激盪出的火花。

今年也有個創舉是在大會正式開始之前,組織了幾場小小的分組活動提供朋友們參加,分別有探討種子的座談會、經濟研究對話討論、專業小組—藥草種植小組、專業小組— 橄欖樹種植。

我參加的是專業小組—藥草種植。

小組活動安排包括了參觀歌德館的藥花園、植物染花園、阿勒斯海姆診所以及槲寄生研究中心。

歌德館的農夫Rob帶我們參觀為了專門用作植物染而種植的區域,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有時候人們會認為自己買了有機棉的衣服,拯救了地球,但是卻忘記化學染所使用的染料所帶來的污染是更巨大的水源污染。」

歌德館植物染花園與農夫Rob

這是一個在歌德館新展開的研究領域,從以BD農法種植這些能用做染料的植物、並且有專業的染布老師來進行色彩探索研究、不同材質的染色技術等。

在染房的旁邊有一個小空間,那個小空間是特殊需要的人們工作的場域,淡淡洋紅色的房間充滿各種植物香氣,牆上簡單的掛著幾幅美麗的作品。

乾燥植物散發出的氣息帶來一種很寧靜的感受,坐在房間裡既溫暖舒適又很清新。

ISCADOR槲寄生研究博士自我介紹時稱自己是園丁。

二十世紀初,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提出建議用槲寄生這種植物來治療癌症。一九一七年依塔•維格曼Ita.Wegman醫師與藥劑師阿朵夫•豪瑟Adolf.Hauser發展出第一劑槲寄生配方Iscar,隨即開始看見此療藥所帶來的正面影響,並觀察到患者「重新得到面對生命的勇氣」。

研究中心的藥花園種植(或稱嫁接)了許多不同品種的槲寄生,並且發展出萃取的技術、製成療藥發展成癌症治療的輔助療程等,研究槲寄生所寄居的樹種也發現它們對治的器官、部位都有許多連結,相當深入並紮實的研究十分有力量。

若您有興趣想參觀,可以自網站預約參訪。

Iscardor 機構花園內的槲寄生植物

二月七日,上午先是邁凱爾學校的靈性課程聚會,台灣目前也有這個學校的課程,主要的聚會場域在海聲華德福學校每年舉辦的問心台灣活動與宜蘭慈心社群。

下午三點,大會由兩位部長的歡迎致詞開始,緊接著是對話座談「世界各地的生機互動農業」,有來自德國瑞士當地的農友,也有南非、埃及等行動者分享他們在地開啟生機互動農業運動所帶來的改變、現階段的狀態、對當地農業經濟的擾動,朝向未來努力的契機等,部長提醒我們,百年慶典我們勢必要留心的是來自靈性世界的啟發,但是我們也要賦予這個運動新的能量。

大會的第一場座談「世界各地的生機互動農業運動」

活動緊湊之餘仍有呼吸韻律,每場演講中間都有半個小時的茶敘,大會準備了飲品及點心讓參與者享用,許多重要的相遇都在茶敘之間發生。

當晚還有一個特別的活動,也是大會首次在晚間安排演講,主講人是知名的不丹幸福中心(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Centre Bhutan)計畫主持人Tho Ha Vinh,主題是「內在轉變與正念處世」,他幽默生動的分享邀請大家以認真卻不失幽默的視角來看待人生任務與意義,關注內在的轉化並且找到真正的和平,當晚歌德館也安排在書店有他的新書簽名會。

接下來三天的大會,每日早晨由邁凱爾書信開啟,由部長Jean-Micheal Florin 以及阿根廷的Regina Haller 所帶領,緊接著是晨間主演講;午前的工作坊一共有26個不同的選擇,一但選定則連續參與三日的工作坊帶來沈浸式的理解和對話;午餐由專業小組將來自各地的生機互動農作物製成美味料理,在穀倉提供午餐給與會的朋友;下午則有將近40個不同的藝術工作坊、25個開放空間的活動能夠現場參與,活動範圍很廣,大會也貼心在手冊中備有地圖,內容豐富之餘也很需要時間消化吸收。

大會的主軸緊扣著主題詩:太陽、地球與人類

講座與活動都圍繞著這個主題去設計和進行,今年也是《農業課程》以來的一百週年,主演講、工作坊、藝術活動、晚間座談甚至藝術活動都連結著農業課程的內容,第一晚由正念與內在轉化做為提醒,第二日談的是農場的有機體、下午的演講則是希臘神話中的波瑟芬尼之靈性存有的研究探討搭配傑克斯談神聖土壤,當晚則欣賞了優律司美舞團的全新創作「獻給大地」,第三日的主演講由來自南美洲的兩位研究家分享世界各地的配方製作研究報告,當天下午的大講堂時則聚集了所有歌德館部門的代表前來同慶百年,第三日的晚間有慶典之夜的活動,穀倉內舉辦了熱鬧的農場音樂會與豐盛的餐點,大會也在歡慶的氛圍下邁入最後一日。

大會主演講Paz Bernaschina

大會手冊及地圖

部長Jean-Michael Florin 分享歷年來農業大會的啟動與創作

到了最後一日,現任農業部長Ueli Hurter 宣佈了今年將接替Jean-Michael Florin 上任的另外一位部長Eduardo Rincon ,今年開始將由Ueli 以及Eduardo 共同帶領農業部門,他們分別於當天的早晚給了各一場演講,談的是農場的個體性與朝向未來的願景。

今年大會還有一個嶄新的創舉,有鑒於每年能夠來現場共襄盛舉的朋友仍是少數,因此特別開辦了歌德館電視台直播整個大會的主演講,讓未能親炙講者風采的朋友能夠透過線上觀看。

每每參加這樣的大會,充滿精彩的學習之外我覺得重要的是與人的相遇,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交流是這場運動可貴之處。我在大會中,不時遇見曾多年持續來台支持著我們開啟生機互動農業學習的幾位前輩,他們分別是來自印度的傑克斯•加亞克蘭Jakes Jayakaran、美國加州的哈洛•霍芬 Harald Hoven以及最近剛來過台灣的埃及農夫安格拉.霍夫曼Angela Hoffman,台灣是一個幸運小島,在這個小島上我們從南到北、左西右東皆有想要實踐生機互動農業的朋友,更在台中一群實踐有機農耕多年的前輩們努力之下,於二○二○年集合了台灣各地的實踐者成立了台灣人智學有機農耕發展協會,在台灣的大家現在都可以吃到各種生機互動農產品,包含了水稻、玉米、地瓜、雞蛋、芭樂、橘子、香蕉、桃子、水梨、芒果、草莓、各種蔬菜還有咖啡等,這真的是一件非常開心又幸福的事。

與老師們合影

我時常被問到,生機互動農業有比較好嗎?這門農法不是方法論,也沒有高低之分,更不代表實踐的人優於其他農夫,聆聽心靈感召的人會受到這樣的農法所吸引,來自生命的探問、想要為未來的人類做些什麼的祈願以及希望能種出高品質農作物同時又能維護土地生命的一種可能性,他是一條路徑,走上這條道路的朋友會看見彼此生命道路的美麗緣分所交織出的精彩豐盛,這必須是出於自由的選擇。

回到家後,我也開始著手嶄新的計畫,結合國際德米特聯盟的資訊來為大家持續轉載翻譯相關的重要訊息,首波分享將由生機互動農業的十二種益處開始,每一個月的月初會發表在三元生活實踐社網站上,讓大眾有機會更理解生機互動農業如何透過提高土壤的肥力、促進生物的多樣性來保護環境達到永續,並為當代農業許多挑戰提出可能的解方。雖然在國際間已在慶祝百年,但是這項運動在台灣,或者說亞洲,我們也正要開始走入新的階段呢!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