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稻盛和夫在「人為什麼活著」的一書中有下面一段話: 「人生只是宇宙造物主賜給人類用來提升心智的修練場,也就是佛教所說的修行道場,別無其他。 而我們眼前這一世所經歷的全數體驗,也都是宇宙造物主為了塑造我們的人格,利用種種不同的道具,給我們的訓練而已。」 我很敬佩他一生的所作所為,但是當時自己沒有特別的覺醒,也沒有深刻的體會。
後來在「印加大夢 薩滿顯化夢想之道」一書中,看到以下的一段話: 宇宙的本質是不論你對自己和世界有著什麼樣的期許,你的行為、語言、意念都會成真。 一旦醒覺自己具有這種力量,內在的勇氣就會慢慢的浮現出來。 在量子世界中,即使相隔幾萬里,這些能量量子仍舊互相緊密連結。 人生必然會無可避免的經驗錯誤的轉折,但隨著每一次的偏離以及返回,你會再次確認自己正在構築現實,而且不斷加深對此一旅程的了解,你將能以平靜的心和幽默感,擁抱旅途中不斷變化的山水,甚至因而體驗到難以言喻的恩典。 看到了這一段話以後,我更清楚的了解,我們的意念、語言、行為在量子世界中是完全可以改變。 後來在一次事件中,讓我深深體會到這些話的真實性。 有一年,在一次工作中發生了一件錯誤,但是余師姐跟我都無法確認是誰產生的,雙方都認為是對方的錯誤,我因為是主管,更是強烈的指責對方,我帶著憤怒,她帶著委屈下班回家。 回到家後我還是憤怒難平,當時「零極限」一書正好出版,我當時非常的喜歡這本書,同仁也討論分享以下書中的一些觀念: 生命的目的在於每個當下,都回歸到愛,要完成這個目的,人必須承認他對於創造自己目前的生活有百分之一百的責任,他必須了悟到是他的想法在每個當下創造了他生命目前的樣貌,問題並非來自某些人、某些地方、某些情況,而是來自對這一切的想法,但必須意識到根本沒有「外在」這回事。 「荷歐波諾波諾」不把每個問題視為苦難,而是機會,問題只是過去記憶的重播,他們會出現,是為了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用愛的眼光去看這些問題,然後出以靈感而行動。
進行「荷歐波諾波諾」的時候,你不必知道問題或錯誤是什麼,你要做的就是去覺察你在身體、心理或情緒上經歷的任何問題。一旦覺察到了,你的責任就是立刻開始清理。 如果我的思想是完美的,它會創造滿溢著愛的物質實相。 「荷歐波諾波諾」療法「用對不起、我愛你、請原諒我、謝謝你」這四句話來清理自己,使自己達到「零」的境界,不停地把自己歸零」無時無刻的清理再清理,以「零」的狀態來接受宇宙、世界的美好。 晚上因為腦中的混亂思緒讓我無法入眠,突然想到前幾天大家分享的這些內容,決定清理自己的內在。 我非常清楚的知道,只有意念升起感受才能啟動心輪,也才能產生改變的效果。 我努力回想余師姐的好,想到當年我剛接手琉璃光,急需人幫忙時,余師姐像及時雨的出現,解除了我的困境。 聽她先生說,她跟觀世音菩薩祈求,希望有一個地方讓她可以做利益眾生的事情,然後就從她家沒有目的行走,不自覺彎進了我們的巷子,看到了琉璃光的招牌就進來問我,需不需要人幫忙,我心中大喜,請她明天就來,因為我前幾天也在跟觀世音菩薩祈求,希望能夠出現幫忙的人,我知道她是觀世音菩薩派來協助我的。 她多年的付出,對琉璃光的貢獻,更是大家有目共睹。 想到這裡我內心充滿著對她的感恩。 我先觀想宇宙慈悲的藍光從頂輪慢慢的進到了我全身的每一顆細胞,全身每一顆細胞都充滿著宇宙慈悲的藍光,再慢慢的將藍光來到我的心輪。 觀想她在我的前方, 我從心輪送出藍光將她包圍在藍光中。 然後真誠的對她說: 「對不起、我愛妳、請原諒我、謝謝妳。」 我觀想她帶著微笑對我說: 沒關係我原諒你。 我感到全身充滿著安祥,帶著這種美好的感受,我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清晨起來,我突然有個靈感,想起「曠野的聲音」一書中真人部落的真人,他們不慶祝生日,他們只慶祝靈性成長。 我覺得昨天是我靈性躍升的日子,我今天要跟琉璃光的同仁一起慶祝我靈性的成長。 我特意去一家有名的店買了蛋糕,一進門余師姐就對我微笑,告訴我她炒了最拿手的素米粉來跟大家分享。 原來她昨天也在家觀想對我說:「對不起、我愛妳、請原諒我、謝謝妳」這四句話。 我們都不可思議的改變了!昨天那個充滿批判、憤怒的我,此時只洋溢著滿滿的愛和感恩。 以下摘錄一些靈性老師的提醒: 一切依崇高心念而行的人 就是一股向善的力量 別人所受的影響是不是明顯並不重要,對結果應當不計、不問、不求只需知道你所做的每件好事、說的每句好話、動的每個正念都會有好的影響。 —步向內心安寧 和平使者
把生命中所做的每一件事 都像將供品供給靈性的供桌 在我們面前的每一件事物,都是供桌 每一件事,每一刻都是! 我們得常問自己一個問題 「生命中的每一刻我將什麼供在供桌上了呢?
因為我們放在供桌上的一切都會反應到我們的生命中。」 在很多方面,生命就像一面鏡子。 它反應了我們放出去的東西。不是我們偶爾放出去的,而是我們經常放出去的東西。 而如果我們發現生命的反映不是我們真的想要的,不是我們或他人所追求的快樂,這個時候, 我們也許該看看自己放了什麼在供桌上! 因為我們將這許多東西,放上去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 所以你可以將你願意釋放的真誠祈求, 放下忿怒、放下恐懼、放下憂慮、放下任何曾綁住你丶 傷害你或可能也傷害了別人的一切,帶到供桌上。 當你每天經常的這樣供養,你就會開始放下、釋放那些很久很久以前的感受與想法。 當你放下那些事, 你就在心中創造出了更多的空間。 當你在心中創造出更多的空間,真我的本性便能現前。 我們需要放下、釋放、放棄某些東西,新的東西才能進入我們的生命。 可以設想: 我要帶入更多的智慧、 更多的寬恕、 更多的了解、 更多的慈悲、 就是邀請更多你想要的特質進入生命。 看到那些特質進入生命, 看到自己更快樂、更健康、更慷慨、更了解。 大多數靈修的功課其實就是要破除舊習氣。 而一旦我們破除這些習氣,真我就能自在的展現,我們就會見到它。—滴水禪 米契爾 梅博士
我們每天都在經驗的情緒,也都是不同震動頻率的能量顯化,喜樂和平與愛是高頻的能量,它會讓你感覺輕盈、開闊、明亮。 而憤怒悲傷與恐懼則是低頻的能量,它會讓你感覺沉重、收縮、壓抑。 你可以每天給自己十分鐘,安靜的坐著,觀想一束溫暖的璀璨的金色光柱從宇宙的深處緩緩的注入你的百會穴,感受那股溫暖流遍你的全身,將所有沉重混濁的能量雜質像灰塵一樣沖刷掉,最後從你腳底的湧泉穴深深的排入大地母親的懷抱,被她轉化。 我們的靈魂之所以願意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來到地球,是為了完成我們靈性層面早已設定好的成長與進化課題,比如無條件的愛、深度的寬恕以及真正的慈悲 。 我們每個人不只是宇宙的體驗者更是這個宇宙的共同創造者。 量子力學著名的「觀察者效應」已經揭示:你的意識你所聚焦的每一個念頭,都不只是被動的在感知這個世界,而是在主動的一刻也不停的塑造著你的實相,這就像你手握著宇宙的遙控器,你的每一個信念都在選擇要播放哪一個實相的頻道。 你的信念像一個強大的磁鐵,毫不費力的將與這個頻道共振的人、事、物都吸引到你的生命中來。 從今天起試著在每天臨睡前,寫下三件讓你感恩的事情,感恩並不僅僅是一個禮貌,它是一極其強大的創造工具,因為當你感恩時你就是在用你的意識去「觀測」和「確認」你生命中的豐盛。 宇宙在接受到這個訊號後,只會把更多值得你感恩的事物送到你的面前。 —靈性思惟 視頻
但是如果我們靈性要更淨化,要得到內心真正的安寧,就要觀察更細微的憎恨、恐懼,有時候在生活中很難察覺這種情緒。 達賴尊者說:我們如果對任何事物還有我不喜歡的念頭,就是憎恨,還害怕某些事物發生就是恐懼,我們恐懼美好的生活被改變,我們恐懼會有一些不幸的事會發生,不論是天災還是人禍,現在氣候的變遷,社會瀰漫著對地震、颱風的恐懼,對於居住在台灣的很多人對於戰爭也是充滿恐懼,有時候甚至微小到怕趕不上火車、飛機或者忘了帶錢都可以恐懼到從夢中醒來。 而所有的這些害怕的念頭,都沒有辦法讓我們得到「內心的真正自在」。 回想多年前我夢見一群小孩子毀壞了屋內的地板,讓我從極度恐懼、痛苦的夢中醒來,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害怕美好事物失去,就是壞苦」。 我很尊重的一位格西當時特別提醒我。當害怕美好的事物失去,或生活中發生讓自己恐懼、悲傷……的情緒時,要記得時時刻刻的以「釋迦摩尼佛」的四個偈頌來提醒自己: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我們如果能夠時時提醒自己「當美好的事物出現的時候我們感恩、欣賞但不執著。」 「當困境、不如意的事出現的時候,我們也歡迎。明白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是讓我們有機會提升靈性、我們的肉體只是暫時的存在,只有「內心的自在」才是永恆。」
「我經常喜歡在晚上臨睡前或清晨醒來時,聽著「楊定一博士的靜坐導引」,讓自己進入內心深深的寧靜,可上YouTube搜尋 楊 定一 靜坐導引 (薛明璟)。
楊定一博士在「豐盛」一書中,介紹了一些在生活中具體練習將「不」的否定表達轉換成「是」的肯定表達的句子,在潛移默化之下將我們的負面念頭的轉換。 如下
祝福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早日獲得「內心的自由」。
我也曾分享了一些釋放的各種方法及冥想,請上琉璃光養生世界網站,進入影音再點選邱麗惠即可搜尋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