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24年08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24年08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從喜悅中創造 由欣賞中提升雷久南
自然生活
樹冥想 吉歐、愛蘭娜
華德福教育
教師實作指南第六講 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心靈湧泉
步向內心安寧一選輯三 心靈成長:我的路(下)俞靜靜 譯
新書訊
談 康復創傷 嘉伯• 馬泰醫師演講俞靜靜整理 摘譯
心得分享
憎恨的背後原是愛 邱麗惠
聚多恩澤 成章 
也許你想知道
淨土法門說什麼一之八(四十八) 一《法滅盡經》與《般舟三昧經》 潘定凱
未來醫學
未來醫學與古文明的交會(七十三) 一人類與宇宙關係(23)
 
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聚多恩澤
聚多恩澤

整理抽屜,翻到三十多年前的老物件—「恩澤聚多」。一九八九年,移居紐西蘭前,老友阿水(水禾田)寄贈的一幅字畫。

回頭看,康復之路,路上點滴,無非聚多恩澤。

大病一場,死裡逃生,如同走過乾旱大地。

僅就一路上收集到的些許小水滴,記錄並分享。

《移地,回到生命中最護持的地方》

追尋生命座標,人與時空的遇合,往往不可思議。

二○一九年十一月,才剛化療結束,還在寸步難行時刻。看到自己,坐著輪椅,穿著摯友蔓與春特地買來的運動鞋,匆匆搭上飛機,回到湧泉高原英之花園,開始避世繭居。幾個月後,Covid-19’s鋪天蓋地,席捲全球,英之花園成為我道地的康復搖籃,重生之地。

近三十年前,回應內心深處的強烈呼喚,在生命友人邱的協助下,買下了雨林中的花園。還記得當時睡夢中,常常會跟花園對話,「我來了,與你同在一起」。

病倒之後,重新回到當年夢想原點,也才深深體會,英之花園所應允的無限療癒。一千多個日子,索居山林。春夏秋冬,與四季同進出,看見每一輪滿月、每一道晨曦,驚喜每一朵花的綻放、每一片葉子的凋零,逗留在草樹盡頭的天空、沉靜於一方青苔的顏色,常常在火山岩石措落中穿梭、在瀑布溪流詠唱中醒來。

良久,在日復一日的串習中,終於習得放鬆、放空,體會「病痛無自性」「痛苦終究不是自己的」「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直到放下,也才真正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

從前閱讀,看到「移地治療」,不作他想。三十年奔波後,回到夢想緣起處,彷彿出生以後重新回到所生之地,「你回來,與我同在一起」,呼應花園的呼喚,徜徉在大自然康復力中,奧妙無窮。

移地,確實是最好的治療。

《緩慢,遵循內在的天賦節奏》

二○二○年初,疫情襲捲全世界。自然vs. 他然,「自然而然」不再,「他然而然」當道。Covid-19’s的到來,所有的隔離、封鎖、防疫,標誌著人類這一期文明,正式進入「接觸不良的年代」。

面對烽火遍野,個人如何安身立命?自我修復的能力,如何啟動?

回到護持的所在,一切慢了下來,第一次知道,所謂「暇滿難得」。

重新認識時間與生命頻率,調整生活節奏,成為自我修復的第一件差事。

一公里的散步小路,可以走上兩個小時;雨天,坐在窗前數水滴;走進樹林裏,揀拾冬日用的每一根小柴;觸撫老茶樹的左旋樹幹,細數每一朵落地的茶花,拔除小徑石縫間的雜草⋯⋯常常一蹲下去,就是半天。

忘了時間、也就忘了我是誰。

記得二十多年前,翻譯《達賴心經》(Imagine All the People),達賴尊者的話,言猶在耳。他說:「我們對於如何讓生活緩慢下來,如何中斷我們的思想之流,都沒有概念,甚至不知道如何適當的呼吸。」

速度是壓力,也是現代人的病源。

生活節奏慢下來後,也才瞭然—康復,需要時間。

一種病灶來到身上,走了很多路,醞釀的時間很長。康復之道,需要足夠的時間,也才能讓疾病回歸無有處。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節拍。尋找自己內在的天賦節奏,遵循與自己節奏的合拍、合諧。

緩慢,是為一種療癒。

《親近身體,瞭解自己》

寫下「親近自己」的同時,我正在用活絡油按推左腳腳板。

兩週以來,每隔2-3小時,推按15分鐘,現在已經是第108回。二個禮拜前,無意中的小閃失,絆倒在地下水道孔蓋與路平面間、不到0.8公分的高低落差中,半小時後,腳板腫漲、瘀青,不能穿鞋、不能走路。索居山林,就醫不便,只得動手自己照護。六個小時冰敷、初步消腫後,開始活絡油按推的療程。

在每天反覆用手按推腳板的過程中,看到自身、手腳之間的巧妙協作,「手足情深」,如實呈現。手幫腳,自己幫助自己,潛力無限,不假外求。

在身心靈整體健康的探索過程中,「身」是最難的一關。

我們不瞭解自己、尤其不瞭解自己的身體,這是許多病症的原因。

一直要到病倒之後,也才驚覺:對自己的身體有多陌生、距離自己有多遙遠。

台灣話說「生份」,帶著不認識自身的愧疚,一點一滴,開始「親近身體」的長途旅行。「瞭解自己」沒有終點,探索自身確實是長途旅行。

文字工作大半輩子,深深體會—創作的訣竅,永遠是開始動筆。

同樣,「瞭解自身」的下手處,永遠是開始動手。睡前以豆袋熱敷背部,用瀉鹽泡澡,拿檜木梳子梳頭髮,仰頭對著樹梢綠葉輕噓長氣、認識到:皮膚是全身最大的器官,淋巴循環在皮下3-5公分處,以微扣皮膚的方式,促進淋巴排毒⋯⋯一千多個日子以來,運用過去多年在琉璃光的所學,每天反覆著相同的實踐。天道酬勤,日進有功,漸漸的,背痛不見了、頭上的小凸粒消失了、胯下的淋巴結變小了⋯⋯。在完全去除所有的執念後,身心回歸真正的柔軟,身體的修復能力,開始啟動。

「親近身體」,永遠是康復的第一步。

年過七十,匆匆一回頭,一路上所有家人、友人的照顧、護持,恩澤多聚,無以言謝,無以為報。

重新閱讀張愛玲的私語,看到「花時間,伺候自己」,一驚。對映當下,五年繭居,日覆一日,看守身體,點滴修復,是回味,更是啟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康健的道路上,與自己相處的旅程,未完。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