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23年05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23年05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聚集生命之氣的工具方法-
連結肉體和氣體恢復健康
雷久南
自然農耕
推廣堆肥(7) 一自利利人(下)  周妙妃
「生機互動基礎原則」介紹孫承瑄
華德福教育
教師實作指南 第四講(1/2)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心靈湧泉
憂鬱症的自我康復方法邱麗惠
科技時代如何陪伴孩子找自己陳脩平
也許你想知道
《淨土法門》說什麼一之三 潘定凱
未來醫學
未來醫學與古文明的交會(六十八)一人類宇宙的關係(18)
人類身為宇宙創造力的交響曲 
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靈性社群】科技時代如何陪伴孩子找自己
【靈性社群】
科技時代如何陪伴孩子找自己

近日,AI 技術爆發式進展的報導如龍旋風襲來,除了探問科技上的可能性,另一個聚焦的重點在於:那人還能做什麼?大家關心的是未來的職業和今日要「投資」在怎樣的學習領域,以後才不會被淘汰。

不論對新科技是迎是拒,不論個人是否或多快採用這些技術,或個人的生命價值觀為何,科技影響了社會,也改變了世界,活在世界裡的我們無法避開這樣的整體環境。除了站穩以人為主體的姿態去運用科技以外,焦慮的父母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找到我的亮點?

網路時代帶來個人行銷的大量機會,把自己當作商品去陳列,就是要找出獨特的亮點,所謂的「競爭利基」。教育思維也或隱或顯地鼓勵學生發展特殊性,年輕人具備特殊的才能或早發的成就便會被大肆報導,而成為某種楷模。

在經濟社會裡,事業有成、財富顯赫成為大人的目標,而孩子們則追求多才多藝、專技、天才等亮點式的獨特性,這些難道就能「標誌」一個人?

當被青少年父母問到這一題時,我心裡立刻跳出一句話:「獨特性不是個體性」。

一個人「真正是什麼」,不必苦苦找尋或刻意培養,那是自己長出來的!它(個體性)本來就在,身旁的人只要去「看見」,只要懂得不去阻擋、壓抑,本性(即個體性)自然如植物長葉開花一樣萌發。

個體性就是一個人「真正之所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使命與能力,也有共通的人性。一個人不必很特殊,就算活得很平凡,也可以很有個體性!只要他/她「認識自己」,所謂「自知者明」,我們要追求這種「內明」,而不是在舞台上、在人前外放的「光亮」。

找目的不是找才藝!

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院士威廉•戴蒙在《邁向目的之路》裡描述了四種年輕人,在尋找人生方向這件事情上,有些人是疏離者,有些是空想者、半吊子,另外則是有目的感的一群,他寫到:

「尋找一個清晰的生命目的,是追求快樂與滿足的人生所不可或缺的,而要完成這件事,在如今的文化環境裡,要比以前更為困難許多…目的的本質就在於,至少可以維持得夠久,久到足以讓一個人認真地承諾,朝著這個目的前進,以獲得一些成果。目的可以主導人的一生,不只是賦予人生意義,還提供不斷學習與努力完成的激勵與動機」。

以人智學的語彙來說,目的、方向、使命、意義屬於「吾」的層次,也就是一個人的自我之核心或「真正之所是」。能力、才華、成長環境、身體條件等是要來效力於「吾」,是配備或工具,但不是「吾」。

活出自己(實現「吾」之所是)不只有逍遙自在、無憂無慮,也不是技驚眾人或在競爭場上勝出,而是完成自己的目的與使命或找到人生的意義,這仍不脫「認識自己」的範圍,因此是教育的重要目標,成年人若要作為年輕人的典範,自己也應該努力去做到。

我是什麼 vs. 我是誰

美國知名的猶太教拉比、暢銷書作家和電視主持人施慕禮•巴迪奇在《十個與孩子的重要對話》一書寫到:

「問題應該是:『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你想要當什麼?』…這個問題的選項是人物而非職業。」

在帶孩子觀察世界、認識職業選擇之前,要先和他們聊是非善惡等更基本的選擇:

「陪孩子在善惡之間做選擇…做好人並不是對我們方便時才做的選擇。這是我們即使覺得不舒服或有損顏面,仍然依據道德所做的選擇。」

他問孩子: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能撫慰心靈、撫平別人內心傷口的人,還是讓別人傷心的人?你要做個選擇。你可以做其中一個,但不能兩個都要做。你要選哪一個?」

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對長大的想像,不只是成為「做什麼職業」的人,而是成為「有怎樣品格特質」的人。因此,我們所展現的典範不只是專業上的完美,也要是人格上的健全。

從找亮點(能力、條件),到找目的(方向、意義),再到我是誰(清晰明確的道德選擇),這是「認識自己」的三個層次。在實踐「吾之所是」的道途上,在自我覺察的努力中,還有更高的層次,也有現代世界給予我們的挑戰,當代的靈性科學(人智學)的資深實踐者為我們點明了這些。

提防有瑕疵的自我覺察

全球化和科技化的現代世界裡,真正達到瞬息萬變和牽一髮動全身的程度。訊息及情緒迅速擴散,價值觀在同溫層裡僵固地「黨同」,面對異溫層則毫不留情地「伐異」。個人的自由和獨立判斷,真的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空間嗎?有多少我們以為的個人意見,其實是社會制約的結果呢?

莉莎•羅美洛在《以靈性指引社群建造》一書裡寫到:

「有意識地進行內在發展的個人,不可能避開在其所處社群的集體意識中作用著的那些力量,反而是,他們必須先在自己內在遭遇這些力量…他們看到自己的個人習氣和慣性思維及感受…他們可能認為這些錯誤的思考、感受和意志動力就是自己,這是有瑕疵的自我覺察。」

人智學的內在發展之道清楚地區分「我」有兩層次,一是「日常自我」,也是我們在顯意識裡認知的自己,二是一個人存有的最內核,即前述的「吾」,或稱更高等的「吾」或高「吾」。前者可能是社會制約的結果,後者有可能觀照或引導前者,或完全不起作用,端視一個人如何透過修持和內在工夫去喚醒並覺察更高等的「吾」。

莉莎老師指出:

「今日,許多能力已被喚醒而得以見證『我內在所有事物』的人,正面對一個最巨大的困難。這個見證的能力一直要到成年後才會完全出現。然而,許多年輕人甚至從十六或十七歲開始,就已經意識到自己思考中的許多錯誤。但他們還沒有辦法辨識出這些錯誤思維的來源或出處,而這樣的領悟時常使他們消沉洩氣…因為他們覺察到自己懷抱著錯誤的內在世界—由周遭社群制約、銘刻而成的內在世界。這是由貪婪的企業財團灌輸給他們的內在世界…這也是由科技所雕鑿形塑的內在世界…」

眾所週知,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等問題的年齡層持續下降,「所有種類的自殘、飲食失調、藥物濫用和低級不堪的性,都是由於缺乏自尊才會出現,而缺乏自尊是由於完全或部份認同了我們自己內在世界中的那些錯誤…真誠地照見使我們首度明白自己有解脫的能力,從想成為自己所不是之人的妄想中,從虛假偽裝中解脫出來。」

我越來越相信下一代的心理及精神困擾大多是由於現代社會的「環境」所造成—步調快速、成就壓力、偏差的誘惑、缺乏溫暖的人際關係、集體與個人的目的及方向感不明、在強大社會制約下窒息的個人自由等—簡言之,就是社群或集體意識的問題。

下一代所處的「環境」(除了大自然以外,所有人為的環境都可以「社群」稱之)是由我們成年人所打造的。有意識地帶領年輕人去認識社會制約,去注意有瑕疵的自我覺察可能出現,去爭取真正獨立不依(或說只依高「吾」)的自由,這是成年人的責任,但我們首先要讓自己發展到這個程度,這就是「以靈性指引社群建造」的意義。

結語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教養觀念陳義過高,以後孩子「養不活」自己怎麼辦?我想,這麼不可思議的人工智慧或是衛星、5G、6G 等都能被發展出來,人類的創意與能力無可限量,要活下去應該不是難事,但要如何活得豐盛深刻、有目的、活出真正的自己並與更高層力量連結,這是更難的!因此需要「社群」的共同努力!

今日的教養任務已不再是知識的傳遞(只要掌握基本的讀寫算,其餘的知識大多在網路上能取得)或培養特殊才藝,也不只是人格的陶鑄(這仍然很重要,而且只能以實際的人物為典範)。今日的教養者(包含老師、家長和所有關心下一代的成年人)必須明白社群和集體意識的力量,辨明現今的社群樣貌(沾染著商業與科技或許還有政治等勢力),並且想方設法共築朝向未來、以靈性脈動帶領的社群。

參考資料:

《以靈性社群指引社群建造》,莉莎•羅美洛,三元生活實踐社(2023)

《邁向目的之路》,威廉•戴蒙,親子天下(2013)

《十個與孩子的重要對話》,施慕禮•巴迪奇,親子天下(2007)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