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03年2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03年2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從加護到康復:談能量急救雷久南
預防之道
黴菌處理蒂娜.威爾曼 Tina Wellman, Ph.D 蔡孟璇 譯
心靈湧泉
靈性的詩篇-第二篇 超越生死門 之九(續)潘定凱
和平使者生平自述-第二章 和平使者之路(續) ( Peace Pilgrim )俞靜靜譯
童年王國
兒童教學 第六講(續)魯道夫‧史丹勒 潘定凱譯
健康生活百寶箱
中老年消化系統疾病的防治鄒偉俊
中國養生法陳玉燕
大調息吐納法林彩梅
沖道瑜伽  健身練功十八法林彩梅
新書介紹
向電磁波微波說「不」 遠離電磁場 保護生命場曾紫玉
迎接新生兒
在家中生產的感動龔麗卿
自然溫馨的接生經驗吳ㄎㄨㄣ銘醫師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自然溫馨的接生經驗

自然溫馨的接生經驗






民國五十年之前,國內的生產大多由助產士接生,當時婦女的生產可能是由產婦至助產士家中生產或由助產士至產婦家中接生,當時採取由助產士照護的居家生產模式,是為社會大眾所認同及接受的,但由於醫療體制的改變及助產教育的沒落,國內的居家生產由於婦產科醫師逐漸取代助產士的接生業務之後,已消聲匿跡多年,取而代之的生產方式是,由產科機構接受產科醫療團隊的協助,進行分娩過程。由助產士協助進行的居家生產模式,與至醫療機構生產的過程,最大的差別即在於醫療機構將生產視為病理性的,因此採用以醫療團隊為主體的「醫療模式(medical model)」,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決策者為醫師,注重的是產婦的生理而容易忽略產婦的心理需求,而居家生產則強調生產是具人性、自然的過程,能使產婦更受到尊重,也更能享受愉悅、溫馨及美好的生產經驗。

從事婦產科醫療業務多年,所接生的產婦已逾數千,在接生的過程中,我極盡所能的讓產婦覺得自然輕鬆,但面對陌生的醫院環境,制式的儀器,素色帶著藥水味的床單、拉簾,產婦及其家人很難感到輕鬆自在。近幾年接觸了居家生產的相關訊息,尤其看了一卷關於荷蘭助產士徵選、訓練及執業過程的記錄片深受感動,片中的一段展現了居家生產的舒適及自然、全家人包括小孩的參與,生產過程洋溢著全家共同經歷,迎接新生命的喜悅,而非家人在產房外踱方步的焦慮。

因緣際會有極高意願想要居家生產的龔小姐被轉介到我的門診,從初次產檢的生澀,逐漸溝通慢慢了解了龔小姐的觀念及想法-一切自然,這也是我的想法。生產原本就是極其自然的事,太多的醫療介入之後,生產過程變成了一條工廠的生產線,機械、制式的步驟用在活生生、有感情的人身上。當然,居家生產在國內並非主流,採行此種方式只能自行摸索並思考出一個最安全的方式,因為居家生產在國內最被爭議的就是安全的問題,所以在自己準備齊全之後,也不敢馬虎,與龔小姐住家鄰近的大型醫院做好聯繫,作為緊急後送的準備。

十二月三十日凌晨三時到七時,是龔小姐和他的家人與我,共同經歷第一次居家生產。過程我不再詳述。過程中先生的全力配合是最令人動容的,我們幾個人一起尋找產婦最舒適的姿勢,緩解疼痛;最好的用力姿勢,加速產程。另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在大家正努力時,約清晨六點,房門口出現一位高中女生-是龔小姐的女兒!我們鼓勵她一起參加,她也欣然加入,在她加入不久後,寶寶出生了,龔小姐一家三口一同迎接了家庭的新成員,我也很榮幸的能參與其中,也希望有更多的家庭可以感受這份喜悅。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