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25年02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25年02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慢下腳步來雷久南
自然生活
樹來救你了!愛藍娜• 摩爾
華德福教育
教師討論會第七講 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心靈湧泉
步向內心安寧一選輯五 俞靜靜 譯
靈魂創傷的療癒 邱麗惠
靈魂創傷療癒的冥想 邱麗惠
書籍介紹
《前世今生:靈魂療癒》的誕生  嚴世芬
與高我對話  菩心
也許你想知道
淨土法門說什麼一之十潘定凱
《人智學經典系列》
《奧秘科學綱要》之二 第一章-奧秘科學的特徵 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華德福教育 — 《教師實作指南》第七講
華德福教育 — 《教師實作指南》第七講

【譯註:史丹勒博士最初講華德福教育時,每天的課程安排如下:

第一堂課是講華德福教育的基礎理論—《人學》,

第二堂是《教師實作指南》。

第三堂是《教師討論會》。

《人學》已經翻譯完成出版。此專欄將依照此每天上課順序翻譯每天的《教師實作指南》與《教師討論會》。讀者會比較容易看到當時此華德福教育系列演講課程每天的原貌。】

上一期是《教師討論會》第六講,本期為《教師實作指南》第七講。

《教師實作指南》第七講(上) 1919.08.28 史丹勒博士

一開始,你在教學中會遇到一些困難,而你的學校就其本質而言,將與鄉村區的學校有同樣的困難。如今的城市區學校沒什麼特別好的方法,其中可能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會被牽強的想法所破壞。但它們確實具有配備齊全的教具的優勢,特別是在物理、化學和自然歷史方面。小學如此,中學、科學研究院所也是如此。雖然市區學校的方法較差,設備較好,但鄉村學校(如果他們的老師在被派往鄉村之前沒有在市區接受過培訓)有時仍然有更好的教學方法,儘管它們的設備較差。(然而,我們不應該忽視城市學校新教師尋找好方法的善意。)那些試圖解決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和態度的人沒有實驗室和實驗設備可供使用,而那些有更好設備想的大學和機構卻應用著最無效的科學方法。這種狀況在科學界已經存在很久了。例如,人們不禁想知道,如果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一七八八—一八六○,德國哲學家,闡述了悲觀主義和源自意志的非理性衝動學說)有著今日那些只有幾年資歷的教授所擁有的一切東西,那麼叔本華的哲學(現在只不過是一種哲學業餘愛好)中可能不會產生什麼好東西。在今日,手中有充足資源的大學教授們,極少見到他們喚起叔本華的精神。

在城市學校擁有大量設備的情況下,你通常必須依靠自己的發明能力與簡單的設備。這也許就正是能令你的教學真正生動所需要的,但在某些情況下,它也會降低你工作的樂趣。當孩子們到了九歲的時候,你會感覺到這一點尤其正確,這是如果沒有適當的設備,幾乎不可能提供正確課程的階段。在理想的情況下,此階段你必須在各種情況下盡量在課程中使用實物來替代圖畫或簡單、原始的繪畫。

我之所以做出這個初步的觀察,是因為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當孩子們接近九歲時,必須特別小心地進行教學方法的轉變。除非我們充分訓練我們的教育能力,以了解七歲到十五歲之間的孩子的生命狀態,否則我們不會理解課程。我想向你們展示,當孩子長到九至十歲的時候,你們身為老師,必須在課程中應用什麼。當然,你會以他們可以理解的更基本的方式呈現它。有些孩子在九歲之前就達到了這個點,而有些則晚於九歲,但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事情就是大致從九歲開始的。

當孩子們生命接近這個階段時,必須將自然歷史科目帶入課程中。在此之前,自然歷史以敘事形式呈現,正如我昨天在講座上談到動植物世界與人類的關係時所描述的那樣(請見教師討論會第六講)。九歲之前,我們以敘事描述形式將自然歷史介紹給孩子。但在他們九歲之前,我們不能開始教正式的自然歷史課程。

非常重要的是要知道,如果我們不透過描述人類來開始這些自然歷史課程,那麼向孩子介紹自然歷史的目的將被完全顛覆。你可能會說,關於人類的自然歷史,你能告訴九歲孩子的東西並不多。但無論它多麼小,你都必須將這人類歷史呈現給他們,作為你所有其他自然歷史課程的前行準備工作。當你講授這樣的課程時,你必須清楚,人類代表著一個綜合體,是三個自然界的結合,三個自然界在更高的層次上在人類身上結合為一。你不必向孩子們明確地說出這一點,但在課程的過程中,你必須讓他們感覺到人類是所有其他自然界的綜合體。如果你在對待人類這主題之時,喚醒孩子們對人類在宇宙規則秩序體系中的重要性的印象,那麼你就能實現這一目標。

也許你會先向九歲的孩子描述人類的外表。你會引他們去注意到人體分成以下主要部位:頭部、軀幹和四肢。在這樣做的時候,你必須一直考慮到外在的模樣,外在的形狀。

你最好利用你已經和孩子們一起練習過的手繪圖,讓他們想像出人體的主要部分。你會向他們展示頭部像一個球一樣圓—但是下方比較扁平,以便平放在軀幹上,因此是一個棲息在軀幹上的球。給孩子一張這樣的圖會很有幫助。它同時喚醒了「感受」和「意志」元素,因為他們就會從球形的角度,開始藝術性地看待頭部。這很重要。你以這種方式整體的去吸引孩子,而不僅僅是從智力方面來吸引。

然後你試著在孩子內心喚醒這樣的觀念:軀幹是頭部的一「碎片」。你可以透過手繪上圖,並說頭部圓圓像個球。如果你從圓球中取出一片(圖中陰影部分),將其切掉並保留剩下的部分,這樣你就得到了看起來像從太陽中留下的月亮的東西,你就得到了軀幹的基本形狀。也可用蠟或揉好的麵團製作一個圓球,然後再切掉陰影部分,這樣你就可以得到從球體中分出的的月亮形狀。透過這種方法,你可以真正在孩子心中喚起人體軀幹就像是球體碎片的畫面。對於四肢,你必須喚醒它們是附加在軀幹上的想法。有很多東西是孩子們無法理解的,但你會喚起一種強烈的印象:四肢是附加在人體這有機體之上的。在這個階段,你不應該繼續解釋四肢是一種變形的潛能延伸到了身體中,與性器官和消化器官有連結,這些器官就是四肢向內的延續。但你必須最強烈地喚起孩子們這樣的想法:四肢是從外部插入人體的。你這樣就是給了孩子們關於人類外形的第一個概念。

接下來,你應該喚醒這樣一個觀念,無論多麼初級和原始,我們觀察世界的能力與我們這個球體的頭部密切相關。你可以對孩子們說:「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鼻子、你的嘴巴都在你的頭部。你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嘴巴嚐。你所知的外在世界大部分都是透過你的頭部來知道的」。如果你擴展這個想法,孩子們將會獲得關於頭部的特殊成形和任務的概念。然後你向他們灌輸關於軀幹的概念,說:「你用舌頭嚐到的東西就是進入軀幹的食物;你用耳朵聽到的就是進入軀幹的聲音。讓孩子有一種人體內所有器官的概念是很好的。告訴他們,他們的胸部有呼吸器官,腹部有消化器官。

接下來你最好讓孩子思考人的四肢,以腳的外形是用來行走的,以手的外形是可以自由的活動和工作的。如果孩子們能夠了解腳和手臂為人類服務的方式之間的差異,會很有幫助。腳的作用是承載人類的身體,使他們能夠前往生活和工作的不同地方。這種活動與手臂和手的活動形成鮮明對比,人類不必用手臂和手來支撐身體,而是可以自由地工作。當腳立足於地時,手可以伸到空中以便進行工作。簡而言之,應該儘早讓孩子意識到人的腿和腳與人的手臂和手之間的本質差異。腳和腿承載身體所提供的服務與手和手臂所提供的服務是有區別的,手和手臂不是為身體工作而是為世界工作。腳的自私服務和雙手的無私為人類環境而工作的服務之間的區別,應該在早期階段就透過他們的「感受」讓孩子們清楚。

透過讓概念從外形中浮現出來,我們就是盡可能的在向孩子們傳授人類的自然歷史。只有在這樣做之後,我們才能繼續自然歷史的其餘部分,首先是動物界。毫無疑問,你必須想出某種替代品,但如果你能把烏賊、老鼠、羔羊、馬或其他哺乳動物,以及某種人類的形象帶到教室,那就更理想了。當然,你會有大量的人類標本,因為當你想讓人類成為他們的研究對象時,你所要做的就是叫出其中一個孩子,並把這個孩子展示給其他孩子看。你必須非常清楚你將如何進行。首先,你要想辦法讓全班都熟悉烏賊。你將告訴他們它是如何的生活在海裡,並向他們展示它的樣子,無論是通過把活的烏賊帶進教室還是通過手繪出形象。簡而言之,你將向孩子們介紹烏賊。當你向他們描述時,他們會覺得你正在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做這件事。他們可能直到很久以後才注意到,也許是在你向他們描述老鼠時才注意到,你對待老鼠的主題和烏賊的主題是多麼的不同。

你必須努力培養孩子的藝術感受,在讓他們感覺你描述烏賊與描述老鼠的方式截然不同時,你也能讓他們對這兩種動物之間的差異有一種確定的感受。你必須透過表現烏賊對周遭事物的感受來暗示烏賊的本質—如果它嗅到了危險,就會立即噴出黑色汁液,將自己包裹在一種氣場之中,以轉移接近的敵人的注意力。你可以告訴孩子各種各樣的事情來幫助他們了解這情形。你將向他們展示,無論烏賊做什麼,也許是在以某種方式保護自己免受敵人侵害時,或者在進食時,它的行為方式都與人類在進食或與世界互動時的行為方式相同。當人類吃飯時,他們會體驗到一種味道,一種透過舌頭—味覺器官,傳達的感受。人眼感受到它需要不斷地注視著光線,透過這樣做,眼睛就能抓住光線。因為人類的味覺器官想要品嚐,所以它就攝取了食物。你描述烏賊的方式應該讓孩子感受到它的敏感性,那種它對周圍事物的微細感知力。你必須想出一種真正能幫助孩子了解烏賊的藝術性的描述。

然後你描述老鼠,描述那尖鼻子,以及尖鼻子上的鬍鬚的樣子,還有那從下顎和上頜伸出的尖尖牙齒是如何的清晰可見。你描述那不成比例的大耳朵,然後再講它那有著柔軟的細毛的圓柱形身體。接下來描述它的四肢,較小的前腳和稍大的後腳,使老鼠能夠很好地跳躍。它還有一條鱗皮少毛的尾巴。你向孩子展示,如果老鼠想用前爪攀爬或抓握,它就會用尾巴支撐自己。尾巴非常有用,因為它的表面鱗皮,沒什麼毛,所以內部更敏感。你再次透過藝術性的陳述老鼠的形狀來向孩子描述老鼠。如果你喚醒孩子們這樣的觀念,也就是烏賊不需要附在身體上的附肢來完成所有功能,而老鼠需要這樣的附肢,那麼你就會成功地完成這個藝術性的創建。烏賊本身就很敏感,透過它的身體,它不需要像老鼠那樣的大耳朵。它與環境的關係使其無需尖嘴即可攝取食物。而且它不需要老鼠的大四肢,因為它利用身體在水中推動自己。詳細的總結你想用這種藝術的方式傳遞給孩子們的訊息,也就是,烏賊不是透過四肢而是透過身體本身來表現自己。

我必須向你描述這一切,以便你可以將其轉化為教學,因為你必須變得更有意識,在藝術性的備課之中,你必須如何的將什麼樣更無意識傳達的內容帶入你的課程之中。你必須以一種能夠逐漸喚醒孩子們這樣的感受的方式來描述老鼠,也就是老鼠的組構方式乃是四肢為軀幹的生命服務。讓孩子們清楚明白,綿羊的組構也是如此,四肢可以為軀幹服務,就像住在野外的馬一樣。例如,你可以向孩子們展示老鼠為何必須有非常尖而鋒利的牙齒,否則,它就無法做它必須做的,啃咬物體來滋養自己,甚至無法鑽洞居住。經過如此多的啃咬,它的牙齒不斷磨損,但是,就像我們的指甲一樣,它的牙齒不斷從內部生長,因此老鼠不斷更換其牙齒物質。這在牙齒中特別明顯,畢竟牙齒也是附著在老鼠身體其餘部分上的器官,並且其形成的方式是使老鼠的軀幹能夠生存。

透過這種方式,你透過孩子的「感受」喚醒了他們對烏賊和老鼠結構的清晰但基本的認識。然後你又回頭講人類的形體。你要讓孩子們清楚明白,如果我們要選擇人類最像烏賊的部分,我們會很好奇地發現那竟然是頭部。人類最像烏賊的部分是頭部。是偏見導致人們認為自己的頭是自己最完美的部分。它的結構當然是非常複雜的,但它實際上只是一種變形的烏賊,一種變形的低等動物。人類頭部與其環境的關係類似低等動物與其環境的關係。人類的軀幹最像高等動物,如老鼠、綿羊和馬。但是,烏賊完全可以藉著頭部維持生命,而人類卻不能。人的頭必須安放在軀幹之頂端;它不能自由移動。然而,烏賊基本上就是個完整的頭,沒有別的東西,它可以在水中自由地游。你必須確定孩子們感受到這樣一個事實:低等動物的頭部可以不受阻礙地移動,儘管它們不如人類的頭部那麼完美。你必須喚醒孩子們這樣的認識:高等動物主要是軀幹,並且巧妙地在大自然中形成了它們的器官,令這些器官主要服務於軀幹的需要。對人類來說,情況就更非如此。人類的軀幹不如高等動物那麼完美。

(《教師實作指南》第七講 未完 下期續)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