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17年05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1705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你有能力實現和諧健康的世界雷久南
《自然生活》
樸門小簡譯者序周妙妃
我們來把廚餘變成青菜周妙妃
《養生智庫》
心得點滴 雷久南
《華德福教育》
華德福教育基礎課程第八講(上)史丹勒博士主講、潘定凱譯
《預防之道》
EM在日本應用的實例報導 摘自日本EcoPure雜誌 編輯部
《專訪》
專訪許瑞云醫師(上)醫療界的善財童子邱麗惠
《也許你想知道》
覺性與佛法和人智學 追求與快樂 潘定凱
《現身說法》
另類的康復靈美興
連結地氣的手工布底鞋 邱麗惠
《未來醫學》
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四十四) 介紹《一個沒有癌症的世界》三之一 潘定凱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也許你想知道(十八)覺性與佛法和人智學 追求與快樂
也許你想知道(十八)覺性與佛法和人智學 追求與快樂


前期雜誌中,我們的故事,說了以下的重點:

一.
靈修,不論它的名字叫做佛法、基督教義、人智學或任何其他名稱,其根源都在「覺性」。唯有我們自己的「覺性」顯發了,才有可能不會自尋煩惱而令自己受苦,或是尋他人煩惱而令他人受苦。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包括了我們所看到的故事,其實都是在傳達訊息給我們自己,以便開發我們的「覺性」。

二.
「覺性」穩定之後,,不會再因外境染污自己了,就可以走進「連覺性也不執著」的境界和「連不執著也不執著」的境界,此時才算真正的清淨。

三.
靈性的教學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外顯的:用語言文字的,屬於學生在知識上的了解。二是內隱的:屬於學生真正的在內心上修持與轉化自己。佛教經典中傳說的「佛陀拈花,迦葉微笑」這個禪宗緣起的故事,就是我們在傳達這個「要往內心修持」的訊息給我們自己。

四.
內心修持目的是要讓平時在二元對立的苦樂境界中擺盪來回受苦的我們,可以超越或脫離這些境界,從「有苦有樂」這種苦樂「相對」的境界,進入了「絕對」的、「沒有苦樂」的境界。於是沒有任何的苦樂可以煩惱我們,也不會因為要求自私的快樂而不顧他人,令他人受苦而煩惱了。這樣才是一種真正的「樂」,而不是一般的與「苦」相對的那種「樂」。

~~~~~~~~~~~~~~~~~~~~




但是,以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依賴我們的神識、意識、思維的運作、了解,才有了意義。如果我們是在無意識或昏迷狀態,或者我們沒有意識的功能,則世間的一切,對我們而言,就沒有意義了。意識,除了讓我們知道有「我」的存在,可以讓我們有對事情的看法,對自己的看法,而且可以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要有何種看法。這就是人類的偉大之處-有心識的決定權。例如你覺得自己美或醜,覺得自己偉大或渺小,這都是完全在你自己的想法中決定了(雖然世間有一個大致共同的標準)。窮與富也是由內心決定,而不是由外在的標準來決定的,例如有個窮人在街上乞討,他願意天天花一元錢買一顆他愛吃的芒果。富人可能擁有這整條街的地產,但是卻不願意花一元錢買一顆他愛吃的芒果,因為他雖然愛吃但是他覺得很貴,要省下來買地產,所以到底誰富有呢?人際關係也是如此,你身邊的人,對你是好是壞,也是完全由你自己的標準來決定的。如果某人對你,以世間的標準而言是尖酸刻薄、態度惡劣,但是你覺得很好,只要看到他在身邊就好了,那你就完全不會有難過的心情,雖然別人可能會替你難過。所以其實是我們的心識,決定了一切。也就是,我們的周圍環境,是我們的心識投射出來的,要如何面對?決定權完全在我們自己。而我們的這個心識,大家有「共同」類似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但這個「共同」也只不過是我們過去大家共同所做的一切的累績,讓我們會共同投射出一個「共同」的環境,例如我們共享的藍天、白雲與大海。「個人」「不同」的環境,例如自己的親人朋友與工作環境,則是「個人」所作一切的累積。這個「個人」的環境就讓我們可以自行決定,要如何投射出我們自己的每一個行動或決定。

因此,我們有完全自主的權力,能用我們的心識自行決定這世間的一切事情的優先順序,雖然不論優先順序如何,日子都是一樣要過,但是這個我們自訂的優先順序會直接影響我們面對世間一切事情的態度與心情。

彌勒菩薩的故事就說明了我們可以改變這優先順序而改變生命。

久遠以前,彌勒菩薩隨著當時的佛出家,但是心中仍然看重世間的名望,喜歡在權貴之間往來,當時的佛就教他修「唯心識定」-就是觀察這世界乃是我們自己的心識所造,一切的自然法則都是心識中升起的境界,名利是世間的事,當然也是心識所現,名望重要與否,是完全存乎一心的。彌勒菩薩在觀察中明白了名利就像夢中的幻境、水泡中的影子,於是不再向外追求名望而得到正定,求世間名位的心也就消歇息滅了。從此他生生世世都是修這種正定法門,後來到了燃燈佛的時後,成就了最高的識心正定的境界。親自證知所有的宇宙空間中的各個世界,這些世界有的清淨有的污穢,其中的眾生有的善有的惡,其實都是我們的心識變化所現的。所以彌勒菩薩就是因為了悟,世間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心識的幻化,只要不被心識騙了,那就成就了。因為,在迷時,我們這人人都有的心識本性就幻化出無量生死。悟了,心識本性就流出無量本來的自在圓滿。也就是心識可以被我們迷糊的使用,也可以被我們清楚明白的使用。如果誤以為我們那依外在因緣而起的「我的身」或「我的心」為真實,執著「我」或「任何法則與現象」為實有,那就是迷糊。明白了我們認為真實的世間其實只是依外在因緣而起了虛妄的心性,然後又藉著這個虛妄的心性,錯誤的執著一切為實有。這樣就能遠離了這一切虛幻,而修到識心圓明,成就了圓滿的真實本性。進入了明白這一切其實沒有「生」所以也沒有「滅」的境界。

其實,這些方法與人物角色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想要「離苦得樂」乃是人的本性,這也是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科技會如此的進步的原因,因為我們人類要求感官的「樂」,也就是感官的「舒適」「方便」「刺激」「享樂」。

以交通為例。我們從步行的時代,進入了坐有人抬的轎子的時代。從騎馬的時代,進入馬車的時代,再進入有轎車的時代,然後為了更舒適,還有了將大型遊覽車改為個人豪華旅行車的。又為了追求速度的刺激,就有了跑車、賽車、甚至火箭型賽車的出現。在地上還不滿足,於是就有了飛機與飛行船的出現。從搖晃的木船,也進步到今日大型遊輪的出現。

所以這都是為了逃離「苦」的境界,我們認為走路是苦,所以想要有人抬轎子,但是抬轎子的人就苦了,而且在轎子上並不是真的舒適。所以不論坐轎子的人,或是抬轎子的人,都希望有改善的方法。這種潛意識就推動了汽車的發明,有了汽車之後,不用走路,但又發現開車也會累會苦,又容易出車禍,所以要找司機來開,於是推動了電腦自動導航的研究與發明。目前的民航機已經大部分是自動導航的了。我們也可從此處看到,未來是必定會走向造出夠聰明的機器或機器人來服務所有人類認為是累是苦的事情的世界。

這些做法,或者說這些發明,都是改變外在的世界,讓它更符合我們的需要與慾望。這種做法,如果我們探尋它的根源,基本上都只是一種逃避。我們用改變外界來讓我們不會接觸到苦的境界,也確實讓我們能逃離了苦的境界,於是有了快樂的感受,但是這個快樂是假的,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的培養出面對苦的能力。在這種「我們自己面對苦的能力沒有改變」的情形之下,若外界舒適環境一旦改變,我們就苦了。例如,目前這世界的一切,都是靠電力在運作。一旦停電,所有的舒適,都要暫停,所以現在人口多的大樓內,都必須自備發電機,在停電時至少讓電梯與大樓內照明可以運作。如果真的沒有電,電梯不能運作,大家就得爬樓梯了,於是勞累的苦就出現了。照明不能運作,室內一片黑暗,不方便的苦就出現了。事實上,如果真的沒有電,靠電力加壓的自來水也會停頓,所有家電用品也停頓。在這個電腦控制一切的時代,所有的捷運系統、鐵路系統、交通號誌、所有的航空站,都必須停擺,我們可以看到這將會是多大的「災難」,也就是多大的「苦」。但是在沒有電以前,這一切都不存在,所以如果人類因為沒有電而受苦,其實是我們自己發明,然後習慣它的存在而造成的。同樣的,如果我們因為沒有愛、沒有情而受苦,也是我們人類自己從久遠以來,慢慢練習,習慣了要有愛有情才算是人生,而造成的。我們所有的感官的快樂,也是這樣慢慢練習而培養出來的。

所以要真正的有面對苦的能力,就是要練習不要沉迷於一般人所說的「樂」裡面。這就要靠「覺性」來做到,要覺知到自己對樂的感受的沉迷與執著,能隨時看到並且遠離這種沉迷與執著。漸漸地習慣處於一般大眾所定義的苦之中,但是並不覺得苦,這樣就是培養出了面對苦的能力了。

資本主義、消費主義盛行以來,我們不斷的在改變外界令我們舒適,但是大量的耗費能源與其他的地球資源,於是地球的環境與氣候已被破壞得差不多了,造成大量氣候災難,終於漸漸有人「覺醒」了,提出了大家要盡量簡約生活的「簡約主義」。

這個「簡約主義」就是大迦葉這個角色作為代表。他是佛陀的弟子中稱為「頭陀第一」,就是「修道精神第一」的意思。但是這個修道精神,都是在練習除去享受一般人追求肉體感官舒適的慾望與習氣,比如故意要穿破衣,要乞食,不能挑選乞食的人家。要露宿於寂靜的郊外樹下,不能在同一棵樹下待超過三天,以免貪著。或是要在墳墓邊住,提醒肉身的生死無常。要常坐著,不躺下,以免懶惰昏沉。一天只在中午吃一餐,要簡約不能過量。這樣的生活是不是一點也不舒適?所以「頭陀第一」也被稱為「苦行第一」。說大迦葉「苦行第一」,就是清苦的生活,他是代表人物。因此他也是佛陀僧團的領袖,他的苦行還有下面一段小故事:

大迦葉老了,佛勸大迦葉,年紀這麼大,不需要再繼續在外乞食苦行了(在僧團居住之處都有來自十方的供養)。但是大迦葉不答應,他說若堅持苦行,在無佛時也可成為獨覺的覺者(這類覺者,觀世間的一切因緣,就可以悟道,而成就以入滅為主要修行目的的阿羅漢的果位,但他們並沒有意願要幫助所有人類覺悟),所以他不敢放棄這習慣。佛讚嘆他這是利益眾生,因為他的苦行,佛法可以久住。

為何苦行可以成為獨覺的覺者呢?因為苦行讓你習慣沒有任何的慾望,當你沒有任何慾望的時候,看世間的一切慾望就非常的清楚,就是我們說的「旁觀者清」,就像大家都在搶購爭奪時,如果你完全不要,就完全不會有加入爭搶的行列的心,當然就心情很平靜。因為看得清楚,所以容易明白世間的一切都是暫時的因緣和合,沒有真正永久的,固定的,也沒有真正屬於我的,每一樣東西都隨時隨地在變在滅,明白了這種自然的道理,自然就不會想要生起任何慾望,沒有生當然就沒有滅,不生不滅,就是悟道了。苦行就是讓我們放下我們對「我」這個角色的執著,從練習消除享樂與慾望開始,明白享樂與慾望其實都要靠「我」來定義,一旦這個「我」沒有享樂、慾望、愛恨、情仇,還能如何定義這個「我」呢?於是「我」越變越小,當對「我」的執著破除的時候,就是阿羅漢的果位了。

為何佛說大迦葉苦行,會讓佛法可以久住呢?因為佛法會出現的原因就是大家在潛意識裡還是希望得到「真正的安樂」,雖然在物質界大家在意識上多是只想要得到人間富貴的快樂。前面我們也提到了,真正的安樂不是一般的快樂,而是不再執著於一般人認為的苦樂。藉著苦行,就可以讓自己不再將一般人認為的「苦」(例如:缺乏物質的享受,缺乏親人朋友的愛與讚美等等)是苦,也不再將一般人認為的「樂」(擁有物質的享受,擁有權力,擁有年輕貌美,擁有群眾魅力等等)是樂,就容易成就無苦無樂的道業。所以佛陀的一生其實也是示現苦行來說明這離苦得真樂的方法的。這就是佛為何要離開奢華的王宮變成貧窮的乞士,好好的王子不做,要去森林中苦行。最後帶著僧團也是日日沿門托缽。大迦葉的出身也是大富人家,他也是捨棄了萬貫家財而出家修道。

(未完,下期續)

佛陀的僧團裡其實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所以佛陀與僧團的故事,乃是我們的心識裡早已在無數的生命過程中了解了「擁有一切」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的美好。

怎麼說呢?我們通常在沒有得到那很想得到的某樣東西之前(例如:名利權力地位愛情等等),會慾望很強,於是不擇手段。最後得到了,卻又發現也不過如此,等於白忙一場。感覺好像被騙了,於是又要把這種不滿,找其他的方法來發洩。所以我們會看到,社會價值觀就是大家要追求富貴名利或是俊男美女的愛情,也有許多人在追逐中得到了。結果我們又看到,許多確實名利雙收的人,最後是吸毒酗酒終了一生。有的人是物質的享受已到極限,但覺得人生還不夠,又不知要再追求什麼,只好在酒精與毒品的麻醉中找出路。有的是名人過氣了,在失意中自暴自棄而走向酒精與毒品。也有的是企業家忙碌一生,財富無限但是因病早逝。也有的是忙碌一生,走後家業在子孫爭奪後敗亡殆盡。愛情方面也是如此,多少影視紅星的愛情,在相愛的時候,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大家都祝福他們永遠過著幸福的日子。但是也有不少,婚後不合,鬧到非離婚不可,最後在法庭上變成仇人的。此時我們不禁要問,他們婚前的愛到哪裡去了呢?

雖然我們看到這些不好,但是沒有人會相信這些不好會落到自己頭上,所以我們還是樂此不疲的努力追求這些東西。

而佛陀僧團內這些富家子弟,他們都是已經擁有一切的人,卻自願要脫離這對許多人而言是「美麗迷人的未來」。我們可以說是他們已經得到了,所以知道這些富貴情愛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美好。但是真正的原因其實是,他們明白這個苦樂相對交織的世界,樂的基礎其實是建立在苦上面的,只是我們已經習慣了,不以為苦了。也就是說,我們一切的樂,其實都要有相對的苦來比較,我們才確定了它的存在。(當然,苦也是因為有相對的樂才確定了存在性)例如,我們定義了好的感受是樂,我們怕冷,怕冷是苦,所以暖就是樂。如果我們怕熱,那麼冷涼就是樂了。我們定義了有物質的收穫是樂,於是需要努力種植耕耘才能有農作物收成,收成就成為一種樂。必須努力耕耘,這本來是苦,因為不想做也得做。但是農作物-物質的收成,已經成為我們的成就感的來源。是我們心情快樂的來源了。同理,成大功立大業之後來享用這大功大業被定義為樂,大功大業就成了大家追求的目標。雖然追求是一種苦,但是我們認為是樂。所以要覺知、覺醒到「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就很難了,就只能活在大家的潛意識中了。

(未完,下期續)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