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13年11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13年11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吃油的難題雷久南
養生智庫
在愛的陽光裡陳玉珠
自然生活
食物森林-1周妙妃
心靈湧泉
開悟的故事 潘定凱
創造-航向生命的喜悅、奇蹟之旅  邱麗惠
心得分享
健康的身體靠自己-全光譜色彩光療 定紘
從電磁波、微波的傷害中康復 政育
也許你想知道
追求快樂潘定凱
雷久南博士信箱
雷久南博士信箱雷久南
新書推廌
視覺與生命-邁向好視力法的十步驟邱麗惠
未來醫學
未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三十) 潘定凱
2014琉璃光養生世界活動琉璃光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開悟的故事
開悟的故事

「開悟」這個名詞,是佛教中常見的用詞,但是其實在其他宗教或修行有關的故事中,都會講到類似的情形,只是名字不同。通常是指這些修行者體驗到了不尋常的感受。這些體驗。在佛教或道教就被稱為是「得道」了或是「覺悟」了的體驗,在基督教也許會被稱為是「與主同在」或「受主召喚」,總之就是這個修行者體驗、覺悟到了另外一種境界。與她或他原來的境界比較起來,是不同的境界。這有可能是看到某種境界,或是聽到心裡響起一種聲音或是能與某種聲音交談,或是一種豁然開朗、徹底明白的感受。

最古老的是佛陀的故事,說他夜睹明星而悟道,在悟道過程中有魔王領著魔軍來攻打,還有魔女的誘惑,但都因為佛陀的不為所動而退去,悟道之時他說道:

「真是奇妙啊!一切的眾生,都有著覺悟者的清淨、自在的德性。卻因為妄想與執著,所以無法證到這種覺悟的狀態。」

耶穌基督的故事,則是說耶穌受洗,他就感受到了不同的境界。爾後又進一步與佛陀相似的有與魔鬼交談的境界。這是《新約聖經》的《馬太福音》上的一段。

《太3:16》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

《太3:17》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太4:1》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

《太4:2》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

《太4:3》那試探的人(魔鬼)前來,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

《太4:4》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太4:5》魔鬼就帶他進了聖城,叫他站在殿頂上。

《太4:6》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太4:7》耶穌對他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太4:8》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

《太4:9》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賜給你。」

《太4:10》耶穌說:「撒旦退去罷!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敬拜你的神,只能事奉他。』」

《太4:11》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

從這些故事看起來,「得道」似乎要出現一些特異神奇之事或是顯現一些特異功能,例如能見到魔鬼,或神,或不同的世界。

 

然而,無論以上這些開悟的體驗或境界如何偉大,都脫離不了是一種感官的感受。如果沒有神識,沒有生命,沒有思想,沒有那以「我」為中心的意識,就無法有這些感受。但是那真正的我們-可以生出神識、生命、思想,與一切境界的「真心」-與這些都無關。為何無關?因為我們若認為是外界的東西或感官的境界讓我們悟道,那麼我們可以說,佛陀是晚上看到某一顆明星而悟道,是哪一顆星讓他悟道的呢?我們找到那一顆星來看看是否可以悟道!耶穌是受洗後、斷食後悟道,所以我們可以做同樣的事去求悟道。相信大家都會對以上的說法不以為然。如果不是感官,不是外在境界,那是什麼呢?就是他們看到了能夠生出一切的,那個並沒有形象的東西。既然沒有形象,你要稱呼「祂」為任何名字都可以。耶穌就將這「真心」所衍生出的力量,稱之為他的「父親」、他的「主」。所以開悟也有另外的一類情形,沒有這麼「神奇」!例如禪宗的《六祖壇經》中記載著六祖惠能的開悟過程,有點像是簡單的說明了,我們的真心,其實就決定了我們所見的一切,所以我們若想要任何境界都無須外求的。

 

惠能是在五祖弘忍對他說到「不應該執著停留在任何感官的體驗之上,由感官的體驗所生出的心念,皆非真心。應該要不執著停留在任何感官的體驗之上,才能顯現你的真心」。惠能聽到此處,大徹大悟,明白了世間的一切其實都不離自己的真心本性,於是說道:「沒有想到自性本來清淨,沒有想到自性本來不生不滅,沒有想到自性本來具足一切,沒有想到自性本來就不會動搖,沒有想到自性能生出世間的一切。」

無論這些開悟過程「神奇」或「不神奇」,根據流傳至今的典籍,我們看到佛陀開悟之後仍然每天過著乞士的生活,耶穌開悟了仍然自願走完他會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一生,六祖開悟後仍然在獵人隊裡煮飯菜許多年後再出家度眾。他們雖然有許多超乎常人之處,但是他們似乎都以一種「不為自己,只為別人」的心態,腳踏實地的走完一生,這應該也算間接說明了,他們的一生,重點在於心態,而非神奇與否。

 

這些故事之所以會流傳下來,就是因為人們有想要開悟的心,但是,是因為有了感官與自我意識,才會有了想要開悟的心。有了這個心,當然就會有人想,越快、越容易開悟越好。我們若想要即刻開悟?有可能嗎?通常我們認為「頓悟」就是「立刻開悟」,古人慧海禪師,在他的《頓悟入道要門論》中,也有解釋,相當有意思。摘譯如下以饗讀者。

 

~~~~~~~~~~~~~~~~~~~~~

有人問:要修什麼法門,才會得解脫自在?

慧海答:只要修「頓悟」的法門就會解脫。

問:什麼是「頓悟」?

答:

「頓」就是立刻,立刻除去胡亂妄想的念頭,「悟」就是明白,明白你其實並無所得,也就是明白了究竟的解脫其實只是回歸到一種無所得的境界。

問:從什麼開始修呢?

答:從根本開始修。

問:什麼是根本?

答:心為根本。

問:如何知道心為根本?

答:
心念生出了,才有世間的一切與種種的法門。心念若滅了,世間一切與種種法門自然就滅了。所以善惡等一切世間法,其實都是由我們自心所生,所以心為根本。

問:那要修這根本,得用什麼樣的方法來修呢?

答:用「禪定」的方法。

問:什麼是「禪定」?

答:
妄念不生就是「禪」,安坐見到本性就是「定」。什麼是本性?就是你那本來其實沒有生也沒有滅的心,所以若你面對境界不生煩惱或歡喜心,世間的八種風「稱讚、譏諷、毀謗、名譽、順利、衰敗、苦、樂」都不能影響你,這樣定得住,身雖是凡人,但是精神已是佛境界了。這樣就是解脫。

問:真心究竟是什麼樣子?

答:
它不屬於任何顏色,沒有長短,沒有去來,也沒有骯髒與乾淨,沒有生,也沒有滅,恒常清徹寂靜,就是你的本心的形相。就像明鏡,其中並無任何形像,但你卻可從明鏡中見到一切外來的形像。所以學法的人,若心清淨無染,妄心不生起,我「能」做和我「所」做的事,這兩種心都滅去,就自然清淨了,清淨了就能見到自性。所以「迷」「悟」的差別在於:

 

迷的人向文字中求,而悟的人是向心中求而「覺悟」。

 

迷的人認為自己造作了修行的「因」,就等著自己成佛的「果」,悟的人明白究竟是無所得,所以了無心相。

 

迷人認為有「我」的存在,守著我相,再去執著物相。悟的人則靈活自在的運用這種解脫的智慧。

迷的人執著「有」,再不然執著「空」,因而阻滯不通。悟的人見到自己本性,破除一切表相的限制,了然一切表相皆是通往大道,所以能靈活通達的運用心性。

 

問:經上說「不見有無,是真解脫」,什麼是不見有無?

答:
當你已經證到淨心的狀態時,你知道這是名稱上有這回事-說我「有」證到淨心了,但是你自己在其中,不能有這種「我」證「得」了淨心的想法,這就稱為「不見有」。當你清清淨淨一念不生,有念也不去執著想要「住」在其上,得到這種無生、無住的狀態了,但你也不做「我已無生無住」的想法,這就是「不見無」。所以念有念無,就稱為「邪念」,如果不念有無,就稱為「正念」。

 

問:什麼是佛?

答:離開了心,就沒有佛了。

 

問:
經上說菩薩度各類眾生令他們進入究竟的不生不滅的境界,但又說實際上並沒有度眾生,令我們一直很疑惑,請師父說明。

答:
各類眾生名稱上不同,看似從不同方式,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等方式出生,但是其實各類眾生本身都具足了各種痴迷,才生為眾生。所以,「卵生」是何意義-就是把自己包裏在生命之中,把這種假相當真,不知道「生命」其實是一種虛妄的假相。「胎生」是何意義-就是用各種的煩惱,貪心,瞋恨,愚痴將自己包裏起來。「溼生」是何意義-就是將自己浸潤在愛水中,不能自拔。「化生」是何意義-無法控制自己突然生起的各種煩惱心念。所以沉浸在痴迷之境中就是眾生,隨時活在醒覺悟境中,就是佛。菩薩念念的心都是為眾生,如果明白這念念的心其實並非實有,是不斷變動,本質是無形相的「空」的境界,明白了這一點就稱為「度眾生」。所以智者是在自己「心念」上度救自己於未成形相的境界。「未成形相」就是沒有形相,就是「空」,如果連「心」都不是實有,「度眾生」又怎會是實有呢?這樣就知道,其實並有滅度任何眾生。

 

問:世間人學習了種種學問為何不得道呢?

答:
因為這些學問都只見到自己的緣故,所以不得道。修至極致的人就是遇到苦的境界並不憂慮,遇到樂的境界也並不歡喜,這是因為他不是只見到自己,所以不知苦樂,因為把執著自己的「我執」滅去了,就進入虛無的境界。

問:
一切都空了,虛無了,那還有誰來修道呢?

答:
如果你還在想有個「誰」,那就需要修道。如果沒有「誰」了,就不需要修道了。

 

我們這個心,本來自在,它沒有形相所以不是「有」,但我們隨時在用它,所以也不是「無」。我們用它時,隨時知道它是「空」,如此就不執著在「有」上面,而雖知它是空,又恆常在用它,如此就不會執著在「無」上面。

 

~~~~~~~~~~~~~~~~~~~~~~~~~~

以上可見,慧海禪師認為,悟道其實是不執著:不執著自己,不執著有無,並無奇特之處。他本人的開悟過程是如何呢?他出家後,第一次去求見馬祖禪師時,馬祖問他:「你來做什麼?」他說:「來求佛法」,馬祖回道「我這兒什麼也沒有,你來求什麼佛法?你自家有寶藏不好好照顧,拋家向外求寶藏?」慧海問:「什麼是慧海的寶藏?」馬祖說:「現在你用來問我的,就是你的寶藏,一切都具足了,哪裡需要向外求呢?」慧海經這一點醒,就見到了自己的寶藏-自己那本來就具足一切的真心。所以他在《頓悟入道要門論》中對如何隨時注意自己是否維持在見到真心的狀態,有很好的說明,也相當發人深省。謹譯如下:

 

~~~~~~~~~~~~~~~~~~~~

如果沒有意識,在宇宙尚未生成之前的太空的境界,一片空明,要如何去找悟道的境界呢?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意識,我們還需要去談所謂的靈性或智慧嗎?如果我們的心識,都一直維持在一種空的狀態,那又從何生出所謂的靈性或智慧呢?

所以,靈性或智慧,是因為心識而存在的。在心識上,我們必須要先去執著一個「有」的境界,有了「我」,有了「心識」,也就是有了「意識」,才會「有」其餘的一切,但是我們的「真心」並非「意識」,它在意識之上,意識會執著善惡,但是真心不會,它不會攀附在善惡之上,也就不受善惡的限制。

要如何得到或進入這種真心的狀態呢?首先,當然就是要放下屬於感官的世間的欲望,所以如果很注重美好的「食」「物」「聲」「色」等世間的各種感官欲望,那你能進入這真心的機會就很小了。你要明白執著了世間的美好口味,美好風景,這些都是外在的「色相」是屬於「感受」的範圍,真心就是被這些外在的色相感受包圍了,染污了,所以我們才見不到它的存在。如果你想見到真心又不肯先放下對世間色相的貪愛,那是不可能的。

 

一旦你決定要找回你的真心,或者說你想重新看見你自己的真心,那就要定下來、靜下來才看得到,如果一碰到境界就容易動了生氣、貪心或偷懶逃避等念頭,這樣就無法見到那本來清淨的真心。

但是靜定並非躲入空寂,死氣沈沈,麻木不仁,如果變成這樣就無法有靈活的智慧在世間過日子了。

還要常常檢視自己是否會覺得自己修得很不錯、看不起別人,這是傲慢的「我」尚未磨去,「我執」還很壯大,離真心還很遠。

修持的同時,研讀靈性的典籍或經書是會對自己有幫助,但是如果想在文字中找到證明自己修持的境界,這種做法其實是限制了自己靈活自在的本性。想在別人的文字中證明自己的修持,也是一種我執與我慢的表現。若執著於文字,而用之批判他人誰是誰非,這更表示自己尚未通達真心的靈活、不執著的那種自在本質。

 

所以修持者不會隨著眾人執著於世間的追求「有」的洪流,也不會刻意的反向而行去追求「空」,因為他知道,執著於任何一方,都是愚昧的表現。

他生活簡樸,但不會刻意去苦行,因為他知道那也是一種痴迷執著的表現。

他明白一切皆由心而起,知道如果在心之外去求,去修,例如在身體上修,在氣上去修,或是藉任何工具、寶物來修,都是旁門左道,也許是暫時的方便,但不是尋回真心的究竟法門。

雖說修心才是正確的法門,但他也不會執著了「這個心就是一切的覺悟」,他知道如果抓著這個所謂的覺悟不放,到最後又變成了一種自我執著、自我折磨,成為「魔道」了。因為覺悟,就是不執著於一切。

如此說來,是畢竟什都沒有了嗎?

不是的,不是畢竟什麼都沒有,而是畢竟因為有你,才有了這一切長篇大論。

 

~~~~~~~~~~~~~~~~

這種不執著-不執著於「我」-而自在行走於人間的特質,似乎就是古來聖哲在傳達的訊息。所以我們看到佛陀或是耶穌這些人,他們都是無視於自己的生死憂患,可說是活在「無」之中,卻天天都在為人類做著「有」幫助的事。他們似乎也不怕我們誤解了他們所傳的道,所以都沒有親筆留下任何文字,這些都顯現了他們的自在和明白。他們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了解他們做的事情。他們自在,因為他們做時並沒有要求任何成果,也就是他們不在乎這些究竟是「有用」還是「沒有用」。

如果說在我們的心識中出現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有他們的意義。則我們可說,這些人乃是代表著我們心中一種圓滿完美的人類的形象。「悟道」則是代表了一種放下,放下我們目前掛在身上的所有包袱,回到那沒有包袱之前的自己。

 

這很難嗎?也許沒有想像中困難,我們可以回頭看看佛陀所說的: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也就是沒有「妄想」「執著」,就能回到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自在的「如來」。

什麼是「妄想」?就是認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真的,而且是可以被這個真的「我」擁有。

什麼是「執著」?就是久遠以來我們不斷告訴自己,一定要去去維持這個妄想,以免失去這一切。

 

因此,不論我們喜歡還是不喜歡這世間,我們都是在自創的幻境中受苦。因為喜歡的人怕失去現況,不喜歡的人則厭惡現況。都是受苦。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喜歡與不喜歡,沒有害怕失去和歡喜得到。這樣就不會受苦了,所以放下沉重的包袱,放下妄想與執著,也許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是,有人認為一定要有苦樂摻半的生命,才算活過,也有人認為,不要聽別人的,過別人的生命,要經過「我」自己由苦中努力,最後苦盡甘來,才算是真正的「我的」生命。 如此說來,也許真正該問的問題是:「我們願意放下嗎?」。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