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07年08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07年08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從大自然中體驗真我雷久南
養生智庫
巴西腳趾按摩賴玉梅
預防之道
靈性醫療飛利浦.殷可醫生 潘定凱譯 謝美芳整理
現在開始也來得及癌症發病率為零—新谷弘實醫生的建議朱嵐
自然農耕
需要吃有機香蕉嗎?周妙妃
童年王國
學前幼兒的教養菩芸
心靈湧泉
靈性詩篇一第三篇歸無所得法(之八)潘定凱 整理
自然生活
綠建築潘定凱
心得分享
妙用無窮的能量探測(高級篇)賴玉梅
未來醫學
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五)潘定凱
邁向健康、快樂的人生邱麗惠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學前幼兒的教養

學前幼兒的教養



韋斯特女士(Nancy Foster)是一位非常資深的華德福教育老師,在幼兒教育的領域中,是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她的著作如「In a Nutshell:Dialogues with Parents」,列舉很多老師與家長的對話,針對家長們常提出的問題,給予詳盡又深入的解答;「Let's Form a Ring」一書則收錄了很多學前教育的歌曲和故事。筆者有幸聆聽一場她對於學前孩子教養的方法,如何滿足孩子們身、心、靈發展上的需要,受益頗多。願在這裏,就記憶所及與大家分享。

她在這場演講中,用八個諺語來說明管教孩子的方法,以及如何運用一些具有「魔力」的字眼去說服孩子。讓我們逐一來看看這八個原則:

1. 不要把你的「光」藏起來。不要忘記你的責任是指引你的孩子,你的孩子需要你的引導。要好好想一想什麼是你想要的家庭生活,然後好好設計一條「船」,帶著你的小孩航行。

2. 你怎麼播種,就會有怎樣的收成。要有意識地養育孩子們長大,你現在怎麼做將來都會看到結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應該訂定可行的短程目標和長程目標。短程目標:例如有一個整潔的房子,或是大人、小孩們全家都早睡;長程目標:例如家中每一份子都可以溝通無礙,訂下這長程目標後可以先從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吃晚飯的短程目標做起,晚餐時便可培養家中每一份子傾聽別人談話,同時也可以暢所欲言的習慣。

3. 觀其行而非聽其言。我們的孩子通常會讓我們知道他們的需要及如何教養他們,這不是聽他們怎麼說,而是去觀察他們的行為,他們的行為會告訴我們他們的需要。我們的目標並不是要讓孩子愛我們,那些為了讓孩子愛他們而盡量順著孩子的父母,或試著成為年幼孩子朋友的父母,最後會發覺這樣做其實是對孩子造成傷害。孩子們需要的是父母的指導,而不是終日給他們甜頭。注意聽他們講話及留意他們的行為,由他們的行為來決定他們「告訴」你他們需要的是什麼。

年幼的孩子對父母的具體行動比言語更有反應,例如一邊告訴他們「我們現在去洗手」,一邊帶他們去洗手間,比起只叫他們去洗手有效很多。盡可能不要和孩子們講道理,例如不要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和別人分享東西的道理,父母只需溫和地拿起他手中的卡車,然後很簡單地告訴他「現在該輪到小玉玩了」。

4. 預防勝於治療。製造一個能讓孩子們表現良好的環境,你必須清楚地讓孩子們知道你期望的是什麼,但不要嘮叨。比如在餐桌上你可要求孩子們養成必須留在位子上,直到每個人都吃完才可以離開的習慣。建立家庭生活的韻律,比如每星期固定一天去買菜,在超級市場排隊結帳時,拿出準備好的健康點心,避免孩子們看到周圍的糖果堅持要買來吃而大發脾氣。

5. 蜂蜜比醋更能吸引孩子。正面導引和評論比起批評更有效果。告訴你的孩子該做什麼而不是強調不該做什麼。如果你只是告訴他們什麼不該做,孩子們會感覺不知所措而失去了自尊心。我們可以藉由練習教導來幫助年幼孩子學習社交規範。例如教孩子在進他人房間前要先敲門,在敲門的同時可讓另一個孩子學會怎麼應門,跟對方說「請進」。不要等到孩子做錯事才趕緊糾正。和孩子們相處時,給予他們正面的關心並留心他們行為上的細節,而不是空泛的評論,例如「我看到你把(有些)事做好」,或是「你現在要學會做(一些)事」。如果你的孩子的個性害羞而且很黏人,當你帶他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讓他們跟在你的身邊久一點,但並不一定是要抱著他們,等他們自己準備好時,再去探索新天地。這樣做,孩子黏人的情況會比起強迫推開他們容易解決得多。

6. 為打翻的牛奶哭是沒有用的。有時年幼的孩子吃東西很容易撒了一桌,或不是很願意和別人合作,對於這些可以容忍的行為。對小孩說「沒有關係,他還在學習,讓我們一起來清理桌子,我們吃東西時要注意整潔。」等等,這些話,讓孩子們覺得他們將來可以表現更好的同時,也不要讓這些吃東西還無法吃得很好的小孩被其他小孩視為「不好」。

多用這個具有魔力的句子「她(他)還在學」,因為這句話有鼓勵的作用,同時也包含了原諒他人的寬厚。你甚至可以對自己說這句話「這是可以的,我還在學習怎麼做一個更好的父母親。」每天晚上想想今天一天發生的事情,然後為明天做好計劃,事先計劃會幫你很沈著地面對發生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反應。

7. 省了鞭子害了孩子。為了增強孩子的意志力,他們的成長需要「阻力」。如果你常常什麼事都按照他們的意思,他們不會了解什麼是規範。例如:很多父母總是問孩子們想吃什麼。所有的小孩在年幼時,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父母的工作就是要給予他們規範,如此一來,他們才能從其中學到有時必需要考慮到別人的需要或感受。

8. 老狗能不能學新的把戲?做父母親最需要的是自我的成長與要求,這樣才能把家庭經營得更成功。「自我要求」是很有魔力的。如果你只是要求孩子照你說的做,而不是照你所做的做,通常都不會有什麼效果。例如保持家中清潔。記住不要亂發脾氣。如果有時發脾氣,道歉且承認自己不能控制脾氣,同時原諒自己。每天的反省是必要的,計畫明天能改掉今天的缺點,檢討自己和孩子們的行為,一次選一件事改善。史丹勒博士說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表現出你盡力希望做得更好,這給予孩子一個好榜樣。孩子們感受到你的努力及你對他們的留心及照顧,他們會原諒你的錯,因為他們知道你已盡力。

建立韻律的生活和良好的自我規範讓我們深深受益,例如早睡對孩子和家長都很重要。當你找出對你的家庭最好的紀律的同時,你也更能發揮創意來教養孩子,而就是在這摸索、找尋的過程中,讓你成為更好的父母親,建立出更健康的家庭生活。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