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15年02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15年02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接上生命的源頭 從末期癌症中康復雷久南
養生智庫
梅博士談眼睛的滋養 雷久南博士採訪
自然生活
食物森林-6周妙妃
華德福教育
今天就開始-七歲以前的華德福教育謝美芳
人學-華德福教育基礎課程(第三講續完)史丹勒博士
心靈湧泉
也許你想知道(九)-自在與人智學之母潘定凱
感謝有您們-回顧與展望邱麗惠
心得分享
骨頭的康復-古更新風之採訪報導曾紫玉採訪
雷久南博士信箱
雷久南博士信箱雷久南
未來醫學
未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三十五)-史丹勒博士談疾病與死亡 續完潘定凱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食物森林 6
食物森林 6

永續的規劃是整體的長期的規劃

很多人在規劃一塊土地常常只考慮到「人」的需求,有些有機農業和產品也是如此,更不要說工業化的慣行農業了。

現今地球上的土地有1/3是用於農漁牧業。種菜的,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把樹都砍掉,把良好的土地改成菜圃、牧草地和魚塭;種果樹的通常只種一個品種,植株修成兩公尺左右高度。這些農牧漁業區不管是平原或山坡,面積廣大綿延數里,良好的土地沒有水土保育將雨水和土壤攔阻再利用的規劃,大雨來時,滾滾的黃水帶著泥沙,珍貴的水資源、土壤和養分就流失到大海去了,所以各國耕地的肥力都在逐年持續惡化中。

現今的經濟制度把農業和食物當作賺錢工具,把每一寸土地都用來種植商品,僅用為生財工具,沒有分配土地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態平衡的規劃,也不重視保存各種作物品種。例如北美洲原有二萬種蘋果,現僅剩下四千種;菲律賓原有數千種稻米,現在剩下不到100種。過去人類食用的食物品種已有75%消失,現有的食用品種的種子絕大部分是由少數農企業如孟山都等掌控,而且大多是適應機械和化學藥劑耕作方式培養出來的,令人擔心未來環境變遷時是否還有適應品種,能大量種植,提供足夠的糧食。

如果有長遠寬闊的眼光,落實在農牧漁業區。菜園區適度的種樹可以擋風、遮蔽烈日的曝曬、保持水土、提供果實和有機質、帶來有益生物。果園多樣的品種可分散氣候和蟲害的風險,地表的雜草可以保護地面、提供有機質、平衡生態。農地的出水口挖些止水溝,可以儲水、沉積水土和養分、豐富水源、調節微氣候、增加有益生物。農地之間小路兩旁的行道樹讓它高大,可乘涼、可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或遷徙過道、也可提供水果和木材。

或許種植面積較為減少,商品販售獲利也較少,但是長期生態環境的改善可以減少肥料和水的使用,保持土地的肥沃,豐富生物物種,這才是永續的聰明的經營方式。

不是經濟數字的成長,而是美好的環境和豐富的動植物,才能讓人們有安穩的未來。不知哪位生態學家就說了:「沒有優良的地球環境,人類無法生存下去;沒有人類,地球會更好……」恐怕他說的並不誇張,人們想要的超過了他所應得的,而過度使用著生存環境。如果能轉個念,只取自己生存所需,也照顧周遭的生物和環境,長期的回饋將遠超過付出。只是一個念頭的差異,一個貪的心念沒管好,影響的層面真大。

園區的規劃

我的土地不大,等做好了整個園區的規劃,把菜園、通道、樹籬、水池等的區域留下來,剩下的土地就是食物森林區。我希望四季裡有不同水果可以食用,所以想種的果樹種類很多。因為只供自己食用和與人分享,所以每一種果樹只種一、兩棵。如果地大一點,就可以規畫成有機果園,可以販售補充家用,也可種植木料,大型的樹種,甚至規劃較大的生態保留區,做為學習和靜心的地方。

果樹大小和光線的考量

結果的植物大多需要較多的光線,果樹是多年生的植株,種下之後就固定了,所以果樹的間距要事先規畫。

大部分果樹都可長成5、6公尺,圓周覆蓋4公尺以上。自然長成的樹型就是聖誕樹的形狀,中間是較粗的枝幹,外圍是較細的分枝和樹葉,大人小孩爬樹的話可以一階階爬上去,又可以躲在裡面捉迷藏。這樣的樹型最自然健康也最省力,是各樣小動物的最愛,像鳥類築巢就喜歡築在高高的,有樹葉覆蓋,隱密的分枝處。那兒也是樹蛙和蜘蛛愛躲藏的地方。

但是果樹需要修剪再生,農夫也為了方便採收,加上台灣病蟲害較多,結果之後就需套袋,所以果樹都修成2公尺左右的高度,枝節修得較稀疏,以利通風和日曬。這樣一來,當然鳥類和樹蛙、蜘蛛等就不敢靠近,農場就少了害蟲的天敵了。

為了折衷,可以夾雜著種一些有益的多功能的樹種,提供木材、野生動物棲息、固氮、遮蔭、水土保持和淨化、……,譬如樟樹、茄冬、柳樹……。譬如四處可見的麗李,結有冬瓜茶口味的紅色莓果,人類和甲蟲、鳥類都愛吃,常有鳥類築巢;它的再生能力很強,一年可以修剪數次,枝葉可以覆蓋土地增加土壤有機質,或用作堆肥;它的遮蔭效果很好,種在水池邊可以遮光,正是相得益彰,種在通道西邊,可以擋住西曬的陽光,讓農場工作輕鬆許多;枝幹不能作為建材,但可以做燃料,也可當支柱。

種樹要有適當距離,一般距離約4~6公尺,可以比歐美的溫帶氣候區密集些,因為台灣陽光足,較不缺日曬。冬天太陽日曬角度較低斜,以北半球來說,較高樹種要種在北邊,較低的樹叢種在南邊,才不會擋住南邊來的陽光。

太陽由東邊升起,在西邊落下,面向西邊最為乾燥炎熱,所以面向西邊的植株可以是喜歡長時間日曬耐旱的樹種。太多的日曬有時會削弱植株的抵抗力,所以朝西和西南的枝葉可以比東邊來得密集以擋住陽光,為了通風和照顧可以修剪朝北的枝葉。許多植株可以長得很高大,如果限制一下根系可以限制它們的大小,種得密集些就是個辦法,此時把枝葉較稀疏的種南邊,就不會擋住北邊植株的日照了。

所以要種樹前,就先想想哪邊是東西南北方向,知道太陽光大多由南邊來,再看看周圍的建築,或附近植株將會長成的高度,再加上一段時間觀察,植樹時就不會擋住日曬了。

在澳洲,食物森林的種植正流行,園藝中心販售許多小型的果樹,各種檸檬、柑橘、蘋果、桃、梨、李和莓果應有盡有。經過嫁接矮化後,因應了後院和社區農園小面積種植的需求。許多種植果樹的好手甚至發揮創意,把果樹修成2D的造型,覆蓋在向陽的牆上,或陽台的欄杆上。攀爬的葡萄、百香果或奇異果形成一面牆種在在屋子西面,和屋子隔著一道走廊,讓西曬陽光不再令人困擾,反倒是豐美果實的催化劑。

澳洲園藝流行的矮化檸檬樹 可種在小型庭園,修成2D可種在圍牆旁
種植位置與排水

種樹考慮了距離與日曬,然後要考慮排水。

我的園子在平地,雨季時常有積水的問題,我順著水勢規劃出水在園內的蜿蜒流動走向,也在一些地點做出水池,增加排水外,也是蓄水設施。但是下雨過久時,全部土地都浸泡在水裡,過量的水由天上也由高處來,進了園區後往低處流,出了園子要經過其它園區,最後進入市府建設的排水管道。所以我們跟鄰居及公共建設真是息息相關,與鄰居要相互扶持照顧,也希望公共建設要做好全面的考量。前幾年在鄰近區域做了許多大型滯洪池,對整個大環境的排水、儲水與生態實在大有利益。

近年公共建設很多,鐵路和公路常沒有與水利工程配合完善把排水管道做好。我園區附近自從有了鐵路工程後,鐵路另一邊地勢較高的農地的雨水無法排除,每逢大雨農田就積水不退,造成農作損失。鐵路和公路鋪設都高於兩旁土地,所以不管是建地還是農地,都需要填土,花費不貲。我不知填土材料都來自何處,只能想像卡車忙碌的把泥土搬來搬去,人類正在大幅的改變地貌。

專業果園為了排水會做土壟,我是把果樹範圍內加上土壤,至少讓果樹靠地表的根部不要泡在水裡,現在除了木瓜怕水仍會泡死之外,其它果樹都可以安然度過雨季。

位於山坡地的果園就沒有積水的問題,但是要考慮到水土的保育,否則表土和養分都容易流失,嚴重時造成土石流和水源的污染。

山坡地種植時要做出像梯田的條狀種植區,沿著等高線規劃。梯田是先民的智慧,歷經數千年證明是可以保持水土和肥力的。果樹種在等高線上的條狀種植區,往高處距離4~6公尺,同樣在等高線條狀種植區種植,如此一排排種植。每隔數棵果樹種植一棵固氮樹種,每年修剪就近覆蓋地面,可以補充土壤有機質。

種植區與通道

菜圃和果樹範圍內的土地最好保持鬆軟不要踐踏,所以通道就要跟著植樹區規劃出來。比較大型的果園為了方便管理與操作,同樣樹種種得一排一列的非常整齊,通道直來直去像棋盤一樣。如果是小型的家庭式的果園,可以試試模仿森林,大小不同的樹種種植在一起,可以增加種植數量,也可組合物種相輔相成,植樹區有各種形狀與大小,通道是像森林小徑可以蜿蜒交錯著,非常有趣。

這種隨意型的植樹區可大可小,方的圓的,任意組合。我的情況一開始是因為保留老芒果樹隨緣順勢而成,如果是空地,也會是朝這方向種植,老芒果樹加速了食物森林的建造,其結果就是一片森林。它千變萬化的面貌讓人散步其中以為占地廣大,蜿蜒小徑的左右兩處風光盡不相同,走著走著,柳暗花明處又是分叉小徑讓人不知所措……。

這種通道的形成看來隨意,我覺得是很個人化的,必須自己去尋找,這點就要向野生動物取經了。森林裡野生動物走動的小徑是如何形成的呢?不是只有兔子,大部分的小動物的棲息地都是「狡兔三窟」。牠們的主臥室在草叢裡或地底下,出入口有很多個,並建立許多通道可以四處覓食,錯綜複雜的通道更主要的是為了逃生。野生動物的生活很艱苦,面臨的是弱肉強食的殘酷世界,每天必須四處奔波尋找食物卻時時刻刻可能被吃掉,飢餓驚恐才是家常便飯,逃跑時不是直線,但是方便移動而且四通八達。所以建造園區小徑,先順著自己的內在直覺走動,多走幾次就會找出自己最順暢最舒服的通道。

基本上,這食物森林裡每一個種植區都不要過大,因為需要靠近果樹修剪、除病蟲害、套袋、採收等等。最小的種植區裡可能只有一棵果樹,較大的有3~5棵,再大了通常會發現又走出一條步道,又分成兩個區域了。

通道寬度為1~2公尺,就可以操作推車。離屋子較遠種較大型的果樹,通道較寬。靠近屋子周圍的步道可以較窄,種植修剪控制的小型果樹和菜圃。較靠近屋子的步道可以舖上約60公分寬的磚塊,方便雨季地面濕軟時踩踏。雨季時地面濕軟,要盡量減少踩踏種植區,人的重量還是會把土地壓沉變硬,影響土壤結構和通氣的。

澳洲墨爾本一社區農園沿著圍籬種了一排果樹修成2D充分利用土地
一般在做步道時會把地面夯實,就是說用磚石等鋪了地面,再用機器來回壓實,然後上面再鋪石板等做步道,這樣一來就把土地壓死了,也影響水的流動。我僅簡單鋪上磚塊,雨水可以滲入,也不妨礙排水,通道下植物根部可以伸展,而且我還可以隨著植物生長大小搬動調整,和改變種植區造型。

南北走向的步道可以在步道西邊靠近步道處種樹,正好遮住西曬陽光,走在步道裡有陰涼的樹蔭。步道東邊的種植區果樹就要往後種,前方種較矮的樹種,以充分利用陽光。東西向的步道則是在步道南邊靠近步道處種樹,遮住南方來的陽光,讓步道陰涼舒服。步道北邊的種植區果樹就要往後種,前方種較矮的樹種,以利用陽光。靠近步道的樹可以把臨步道的枝節修掉就不會影響過路,這樣小空間也可以多擠進一些樹木,充分利用土地。

植株距離拉近種植較密集,在熱帶和亞熱帶台灣是很適合的,我們可以模仿自然界與我們氣候相似的熱帶雨林區林相。密集生長的高低樹種其上下交錯的樹冠僅夠吸收陽光,但卻可抵擋豪雨的衝擊保護土壤。茂密的枝葉生死替換迅速,卻與土壤中腐植質累積腐化的速度配合,正好維持住土壤裡的有機質含量。肥力能夠自給自足,自我循環補充,才是永續的辦法。

 

澳洲園藝行流行的矮化檸檬樹。

可種在小型庭園,修成2D可種在圍牆邊。

澳洲墨爾本一社區農園沿著圍籬種了一排果樹,

修成2D充分利用土地。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