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雜誌2010年11月目錄
琉璃光雜誌2010年11月目錄
創辦人的話
音聲、色彩、導引、滋養身心靈雷久南
自然生活
地上 地下─人‧蘋果‧愛的故事朱嵐
好好的與水共處
周妙妃
揭發真相
Canola油的迷思與真相錄俞靜靜
心靈湧泉
靈性詩篇——第三篇歸無所得法(二十一) 潘定凱
特別採訪
園藝治療王品涵
雷久南博士信箱
雷久南博士信箱雷久南
心得分享 研習摘要
排膽排膽結石 也可以不必開刀
劉惠玲
覺知一我們被「過去附身」邱麗惠
未來醫學
未未來的醫學與古文明醫學的交會(十八)潘定凱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覺知│我們被「過去附身」轉化│修練當下的力量
 



 
覺知│我們被「過去附身」轉化│修練當下的力量

 

人類有能力選擇要把覺知放在那裡,這是身為人類的一項禮物,這也是人類的責任之一

                           摘自米契爾.梅博士《滴水禪》一書

 

多年前,琉璃光出版了梅博士的書及DVD,對我的靈修,幫助極大,其中,我記得,他曾說,我們都被「過去附身」當時,我非常震撼。

今年,伶俐從紐西蘭回台,我送了她一本「零極限」她投桃報李,送了我幾本好書,其中艾克哈特.托勒所著的《一個新世界》(註一)一書中描述的「痛苦之身」更詳細的描述了何謂被「過去附身」,他說:「很多人思考的過程,都是不自主,自動化,且重覆的,對大多數人來說,我思考,就像「我消化」,「我循環我的血液」一樣是錯誤的陳述,消化血液循環,都是自已發生的,思考也是,腦袋裡的聲音有它自己的生命,大部份人受制於那個聲音,他們被思想佔有,被心智占有,因為心智被過去制約,你因而被迫不斷地重覆演出過去,以東方的詞彙來說,就是業力(karma)認同於那個聲音時,你當然渾然不覺,如果你知道的話,就不會被它佔據了。

物質的有機體│你的身體,有它自己的智性,就像其他所有生命形式的有機體一樣,智性會對心智之所思所想做出反應,所以情緒就是身體對心智的反應,身體沒有選擇,只能回應所有那些構成小我且功能失調的思惟模式,如此一來,負面情緒續流就伴隨著不間斷,且強迫性的思想續流,這段描述不禁讓我回想起

多年前,琉璃光在泰國辦研習營時,我從台灣帶了七十五個學員參加,有一天泰國義工告訴我,航空公司請我們要回電確認機位,不回電,機位會被取消,同時告知有二位學員機位沒有 ok,當時正好海嘯過後,航空公司做了促銷,機位非常客滿,我聽了很緊張,趕緊到餐廳找到負責保管訂位資料的同事,她當時,已吃飽飯了,桌上放了二顆椰子,我告訴她這件事,她「嗯」了一聲,繼續喝椰子汁,我忍耐的站在旁邊,等她將兩顆椰子汁喝空,要開始用湯匙挖椰肉吃時,我的怒火終於爆發了,大叫說,妳要我等到什麼時候,如果不趕快回覆,機位全部被取消的話,你能負責嗎?看她不情不願的站起來向前走時,我深深的體會,怒火攻心,是什麼滋味,怒火簡直要將我的腦袋炸裂了,這時,我突然回想起,雷博士曾提到多年前,她的一位老師分享她靈性成長的過程中,如何學會感恩,她不管遇到什麼事發生,她都說「謝謝」,包括捧著一碗湯失手掉在地上打破時,也說「謝謝」,我那時,其實很想往前踢我同事一腳,但是我強迫自己在內心說「謝謝」,其實,剛開始並不是真的想說「謝謝」,但非常奇妙,內心一開始說「謝謝」時,怒火開始止息了,憤怒的能量消失了,我突然想起昨天我們去國家公園旅遊時,有點胖的她,跑上車,跑下車,一車車點名的負責模樣,我內心真正想對她說「謝謝」了。

事後,我平心靜氣的問她,如果我是她的話,一定馬上站起來,將資料交出,再回去喝椰子汁,為何她如此特別,她說,她沒吃完桌上的東西是無法離開飯桌的,有一位會催眠的老師(Maitra)曾經幫她看過前世,她過去世,曾經餓死過,所以吃飽對她而言,比什麼都重要。

托勒說:「因為過去」是以記憶的形式,在你之內存活,人類有讓舊情緒恆久存在的傾向,所以幾乎每個人的能量場中,都帶著累積已久的過往情緒傷痛,我稱之為「痛苦之身」。

原來,我們如果沒有釋放過去,修補生命經驗所造成的情感傷痕,我們就會被「過去附身」。

觀察自己和四周的親友,對同一事物的反應,真的是不太一樣。

原來,我們的恐懼、悲傷、憎恨、霸氣、膽小都是被「過去附身」,被「痛苦之身」制約,所以情境,它們在現在的因緣下,就是那個樣子,是我們的想法,造成我們不同的感受。

如果,開始觀察自己身體因心智引發的情緒反應,開始覺知到,此刻正在為自己「創造痛苦」並告訴自己,「 每一刻我都必須要為自己內在的情緒狀態負責」。我們就開始「覺知」到那個無意識的心識了。

然後,依據我們自己的因緣,自己的宗教信仰,自己曾經學習過的方法,找到一個能轉化對治的方法。

我的同事,就因為參加了幾次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閉關活動,因為其中必須斷飲食,她熬過來以後,現在這個習性已不復見了。

而當我有「覺知」, 被過去附身時,我就先用雷博士教導過的「敲穴道的方法」, 讓自己的細胞記憶開始先釋放,然後用梅博士的方法開始轉化。

當然,就像一位上師所開示的:「修行是日積月累的,不是一個急促的轉彎」今天能超越昨天的自己,就是進步。

我記得,有一回,與雷博士從新疆回到台灣,因為牙齒上火,痛的受不了,打電話給牙醫師,他說,必須二天後,才能排上預約,我說:「不行,我現在即刻,馬上要見你」,雷博士在旁觀察,提醒我:「天啊!你的宰相習氣還真嚴重,回想自己待人處世,不自覺中,常顯露霸氣,記得,義務協助琉璃光編輯雜誌的李男先生,每當我十萬火急拿著稿件,請他放下手邊的工作,即刻為我們編排時,他總感嘆的說:「究竟前輩子,我欠了你什麼?」我總是開玩笑說:「因為你常騎著白馬到我家喝茶,沒給茶錢」。

有次去江西五台山,看到了一些古壺,可能勾起一些過去世的記憶,就無法控制的買了回來。

我想,我們被過去影響的,不止是情緒的傷痕,也有我們與人的互動,對物的喜惡,現在,努力練習當個自己內在的觀察者,當呼吸一急促,負面情緒一升起,覺知到時,觀察自己的心念,像猴子一樣跳來跳去時,馬上回來觀察呼吸,內心送祝福,說謝謝,告訴自己,過去的「痛苦之身」又附身了。

如果對方真的很無理時,覺知到自己的情緒時,內心儘可能升起體會對方被「過去附身」的痛苦,情緒就可以很快的平復了。

托勒另一本好書,「修練當下的力量」,(註二)他說:「痛苦之身是小我投射的黑色陰影,它其實很害怕你的意識之光,很害怕被逮到,痛苦之身的存活,取決於你無意識地與它認同,還有你無意識地害怕去面對你自己之內存活的痛苦,但如果你不面對痛苦,不把意識之光,帶入痛苦中,你就會被迫一而再,再而三地經歷痛苦持續且有意識的關注,可以切斷痛苦之身和你思考過程的連結,進而促成轉化。

人類絕大數的苦難,都是不必要的,它們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因為未受觀察的心智在掌控你的人生,你現在所面臨的痛苦,總是來自對當下的如是(what  is),某種形式的不接受,某種形式的無意識抗拒。

在思想的曾次,抗拒是某種形式的批判,換句話說,你愈是認同自己的心智,就愈是受苦,你愈是尊重並接納當下,就愈能從痛苦和受害之中解放出來,也就是從「小我」的心智中解脫。

梅博士說:「大多數的靈修功課,其實都是要破除舊習氣,而一旦,我們破除舊習氣,才能不再被「小我」制約,真我就能自在的展現。

我們要如何開始自我康復,我們必須要做什麼才能啟動它?你可以把負面的念頭當作老師,它會告訴你,你的心識的哪個層面需要康復,有時候我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從慣性的負面想法中釋放出來,我們大多數人,深受其害,當你的負面念頭升起的時候,它佔據了你,也許起初幾秒鐘,或五分鐘之內,你沒有覺察得出來,而重要的是,當你覺察出來的時候就停下來,等於算是轉身面對它一樣,我在此時,會向它頂禮,我謝謝它們指引我,告訴我,哪方面需要解脫,哪方面我還在受苦,哪方面我還沒有覺知。

一開始,對大部份人來說,我們都無法立刻止息這些念頭,所以當損人不利己的念頭來時,你要注意它,然後你得想一個相反的念頭,我給你一個例子。

如果你對某人生氣-每次想到這個人,不論是看到或想到,你就開始發牢騷,並想到對他不好的事,如果你承諾要改變,此時,你需要做的事,就是祝福那個人,這是很大的承諾。「改變」與這個你對他生氣的人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完全無關,要改變的是「你」。

通常轉變從「小的祝福」開始,因為從生氣變成「祝福很難」,所以,也許一開始,是「噢!我希望他日子不是過的很差」,第二天,「噢,我希望他今天過的很好」,如果你的心念在抵抗,你得再祝福一次,隨著時間,你的負面想法會漸漸消失,祝福會愈來愈大。」

我現在很喜歡在清晨與臨睡前放著梅博士的蕭聲,讓自己隨著簫聲呼吸,感受自己進入深深的定靜中。

因為經常如此體會自己內在的寧靜,當外在的情境,引發自己「痛苦之身」運作時,就更容易覺知到身體的變化了。

當我們開始「覺知」到我們被「痛苦之身」控制,切斷它與我們思想上的連繫,「痛苦之身就會開始流失能量,我們就改變了痛苦之身的振動頻率,用祝福的能量轉化它,梅博士說:「我們需要放下,釋放,放棄,某些東西,新的東西才能進入我們的生命,祈禱帶入更多的智慧,更多的寬恕,更多的了解,更多的慈悲,更多你想要的特質,進入生命」。

但是我們如果已根深蒂固的習性很難轉化時,對佛教徒還有一個好方法。這一期雜誌,靈性的詩篇中(第十七頁中), 開示「如果有舊的習氣不能滅除,你就教這個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羅無上師神咒(佛頂光明大白傘蓋無上神咒,即楞嚴神咒)這就像將灰塵般的習氣在如順風般的神咒中飛揚,當然立刻消失殆盡,還會有何艱難險阻呢?看到這一篇文章所描述的楞嚴神咒可消除習氣,真是太捧了。

祝福我們都能早日從「痛苦之身」,被小我制約的習氣中解脫,接上我們的大我。

 

註一:一個新世界   方智出版社出版

註二:修練當下的力量 方智出版社出版


      
回本期目錄
本期目錄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