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落入凡塵方知難苦多樂少不得還 但願得一清淨地歡樂無極不須還 何謂菩薩何謂凡菩薩不畏生死難 待得圓滿菩提處本來無還與不還 10瓣胃輪的修持所需要的則是訓練出一顆特別細密的心。因為現在要學的是如何全然覺知的用意識控制統領外界所傳來的所有的感官印象(要能控制客塵對自己的影響)。 這一點在神通力發展的初期是特別重要的。因為這是唯一能夠避免自以為是的幻覺、幻象或假像的方法。 一般而言,人們都不自覺是那些因素控制了他們的想法。或是突然現起的的靈感及過去的記憶來自何處。 讓我們看看以下的例子:某人坐火車旅行,他的心念正忙著想某件事情。忽然間,他的心念岔開了,他回憶起數年前的一件事,與目前的思緒混在一塊。他沒注意到當他看窗外時,他看到一個人,長得很像與那件往事有密切關係的一個人。於是,他未覺知到他所見的,而只覺知到了因他所見而產生的效應和結果。因此,他便自認為那件往事的憶起乃是自行發生的。 在生活中有多少的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生活中有多大部分事情都是這樣由我們聽到、學到,但卻無法確知它們之間的關係?例如,某人無法忍受某種顏色。他無法覺知到這是因為多年以前在學校時,常找他麻煩的一位老師常穿著這種顏色的外套。無數的幻覺就是起於這一類的相關事件。許多事情就是這樣的在我們的靈魂中留下了印象。但我們的意識卻未能覺知到。於是,它們全被留在意識力的門外。 以下是一件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某人向你讀出報紙上一位名人逝世的消息,他並宣稱他昨天就有預感,並說這個預感並不是來自他聽到或看到的事情。確實沒錯,對他而言,這個名人會過世的念頭,在昨天發生的時候,看起來是自行發生的。但有一件事他未注意到,昨天在他生起這個念頭的兩三小時之前,他到朋友的住處,不經意的瞄到桌上的報紙,報導那位名人得了重病的消息;雖然他沒有真正的去讀那份報紙,於是他未覺知到他由外界所得到的印象,也未覺知到他是由這個印象才產生出他所謂的「預知」。 這件事是要說明,在這些相關事件中,會產生多少的幻象與假相。任何想要發展10瓣胃輪的人,一定要將這個假相之源圍堵起來。胃輪可以感知其他靈魂內隱藏的特質。但是唯有你修煉到能夠完全斷絕以上所說的假相之源時,才能感知真相。因此學生必須訓練到能夠完全控制統領一切外來的印象。也就是,訓練到能夠完全不為外在的境界所動;除非這個境界中有他想要接收的印象。唯有在修得強大的內心力量之後,才能做到這一點。經由努力的控制意志力,他於是能夠對境界有取捨的能力。若有他不想見到的東西,則這樣東西對他而言就是不存在的。在這一方面用的心力越多,得到的成就就越大。學生一定要避免機械性地聽或無意識地看。就好像有一個內部的盔甲,保護他抵抗所有無意識的印象。 在念頭的控制上,他也要特別下功夫。他努力於令自己僅會生起在他意識上願意生起的念頭,他拒絕那些隨意生起的念頭,並且他不會將這一個念頭將與下一個念頭相連起來(念起不隨),除非他已經知道下一個念頭的緣起是甚麼。 他還會更深入的修持,例如,如果他很討厭某件事情,他會面對它,努力地找出他討厭的真正的原因。這樣的修持,那些無意識影響他靈魂的東西,會越來越少。唯有如此嚴格的規範自己,那10瓣蓮花才能修成正確的形狀。學生一定要修成全心專注的內在生命,他一定要與他不想或不該注意的事情保持距離。如果這種嚴格自我規範與內修中的靜慮共同修持,胃輪便會成正確的形狀。於是天眼所見的形狀與暖意,因為胃輪修成,現在又加上了光與顏色。他從此能見到其他有情生命的光、天分與特長,還有自然界隱藏的力量與特質。圍繞著他的一切都會展現出它們的靈性特質。修持到這一個層次時,有一件事要特別注意。那就是無意識的記憶(似乎沒有來源的念頭)在此時會特別活躍。因為在你的心不為外在感官境界所動之後,內在的思緒念頭就會開始亂竄;除非你有全心的專注力。若非如此,則大部分人都會有神通了。因為任何感官(包括念頭)的境界,都是會令神通力麻痺的。 更難修的是那居於身體中央的,6瓣的臍輪。因為這一輪唯有在能夠完全用意識控制個性之後才能做到。也就是他的身體靈魂和靈性(或身、心、靈body, soul and spirit)在此時已經成為一個完全和諧運作的整體。 換句話說就是身體的功能及靈魂在情緒與感情方面的傾向,還有由靈性所生的念頭和想法,都要調諧成完美合一的整體。他的身體煉得足夠純淨與高尚,以致於所有器官的悸動都是完全為靈性與靈魂服務。而靈魂則修到完全不會受到身體違反純淨與高尚心念的情緒或欲望所驅使。也可以說已經修到靈性不需要像奴隸監視者一樣用各種戒律來管理靈魂,而靈魂則修到本來就傾向於遵循這些戒律。學生一定要修到執行他的責任是完全出自於內心的愛,而不是被強迫的。他的責任就是要修得一個自在的靈魂,能夠維持身體與靈性之間的和諧狀態。他一定要在這一方面力求完美,直到不會再受到感官的影響。也就是感官修到足夠純淨,而不會再為了貪求享受而將他往下拉的境界。他要修到不再需要管制他的情緒或慾望,也就是修到一切慾望都是純潔高尚的慾望(從心所欲不踰矩)。只要你還需要自我懲戒,在內修上能超昇的層次便是有限的。因為受到限制才產生的美德是完全無益的。只要你還有慾望與渴求的種子,不論這種渴望是來自身體或是靈魂,它們都會影響我們的內修。若只是你讓慾望升起,再努力不去滿足渴望是沒有用的。例如,你為了自我淨化而避免某些刺激品,這種禁絕的方式,唯有在身體不會覺得難過的情況之下才有用。若非如此,這只是証明了身體仍然需要這種刺激品。在這種情況之下,也許你應該等下一生,等有一個更純淨的身體時,再繼續修。對自己完全做不到的事情而言,暫時不修,以避免痛苦的掙扎,並在其他方面努力求進步,也許是比較聰明的抉擇。 這6瓣蓮花的臍輪在發展完成時,就能夠與顯現於靈魂界(或稱為星芒界)的高等靈界生命交流。不過我們並不建議學生發展這朵蓮花,除非他在內修上已經十分進步,可以超升到更高的境界。進入靈界一定要與蓮花的發展共同進行,否則學生就會落入各種錯誤與迷惑中。他確實可以看到靈界的東西,但是他卻無法判斷他看到的是什麼。6瓣蓮花的修持確實有一些功能,可以保護我們避免迷惑。因為如果一個人的感官情緒和念頭(也就是身體靈魂和靈性)都已經完全和諧工作時,便不會產生迷惑。但是我們還需要更強的保護,因為在6瓣蓮花發展的同時,看不見的生命會在我們的靈性前現身。這些生命與以往我們用感官所知的生命是完全不同的。6瓣蓮花並沒有辦法在這一方面保護我們,我們還需要更高層的靈性器官才能保護我們。讓我們先來看看人類靈體(soul body)的結構再來討論這一點。 我們用前述的方法對靈體所做的修持讓我們能夠見到靈界。但是如果我們想在靈界中自在的運作,我們就得繼續的修持 ;只有蓮花的轉動是不夠的。我們還要練到能夠在意識上調節控制靈性器官的運作,否則我們就會成為靈界隱藏力量的玩物。 要避免這一點,我們就得學到如何聆聽靈界內文(inner word)的能力。此時就不只是靈體的修持,而牽涉到了生命體(氣體etheric body)的修持。 生命體是圍繞於人類身體外一層稀薄的氣狀體。有天眼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意識力令自己見不到肉體,只見到生命體。這是更高層次的專注力修持。就像一般人有時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樣。生命體的大小和形狀與肉體類似,它有著非常纖密細膩的結構。而靈體則是更大的一層,圍繞著肉體和生命體。 生命體的本色,與彩虹的七種顏色完全不同。看得到這個顏色的人,也許會說它的顏色有點像剛開的桃花的顏色。因為靈體會不斷的詮釋生命體,所以生命體會不斷的變動。如果我們想只看到生命體,我們可以用以上所說專注力的方法,分別觀察生命體與靈體。 生命體中的分子,是不斷在移動的。無數的氣流,不斷的向各方移動。這些氣流不斷的調節、維護著我們的生命。有生命的個體,包括動物與植物,都有這樣的生命體。這些氣流,一般而言,是不受人類的意志力和意識的控制的。就像心臟與胃的運作也不是由我們決定的。但是當我們開始做超越感官能力的修行時,就改變了這個情形。所以我們可以說修行到某一個層次時,所要修的就是要將意識可以產生、控制的氣流,加入生命體的氣流中。 內修走到此處,當蓮花開始轉動時,學生已經相當有成就。他已經在生命體中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氣流。修行的目標就是要在心臟部位形成一個中心,由此中心處散發出各種顏色和形狀的氣流。這個中心不只是一個點,這是個非常複雜的結構,一個非常神妙的器官。它閃閃發光,發出各種顏色和對稱的形狀,也可以快速的做各種變化。形狀與顏色從這個器官,散發至身體的各部分。並超越身體到達星芒體,完全的涵蓋、穿越、照耀星芒體。 最重要的氣流,流向所有的蓮花,穿越每一片花瓣,並調節它們的轉動。然後再由花瓣尖端流出後消失。一個人修持的層次越高,他從此處所散發出的光芒範圍也越遠。 (下期續 心輪的修持) |
本期目錄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